第176章(2 / 2)
我抬起头看着牧哥哥,他放开我,从怀里掏出一卷,双手呈于赫连:“陛下不嫌王牧已事二主,诟丑之人,又有蜚语传天下,王牧愿为明主所用,已草得降书在此,请大王转呈。”牧哥哥言行温和,如他一贯的秉性。
赫连抱着胸,冷眼看他:“王牧听旨!”牧哥哥撩袍跪地,“王牧为朕妻族长兄,今诚心来投,特赐爵列侯,食邑三千,世袭罔替。”
牧哥哥不辱不惊,辞道:“王牧曾凭父荫,世袭东安侯爵位,又以十万兄弟前程,受封大将军之职,可皆无善果。牧荒废半生,已事三主,不愿再以戚畹自恃,今无尺寸之功,实不敢受封。王牧铭感陛下柔远绥怀,还请陛下收回成命。”他高举降书,“降书还请大王转呈,封侯之事,恕王牧不受。”
赫连这才朗笑起来,摆手道:“什么诟丑蜚语,识时务者方为俊杰,本王也是降将,还从未写过这个。空话哄人的东西,你自个儿交给他去,他这人就最好一个面子,必定喜欢。本王只信眼缘,大将军并非饥附饱飏之徒,值得赫连翀相交!”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三章 冰心在玉壶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完。
回程的路上不必再借道晋国,出剑门,过巴山,从秦岭栈道直通长安。世人曾歌蜀道难,尝闻白日上青天。夜过焦崖阁时,连日阴雨方霁,冰轮初上,耿耿星河如瀑布悬在马前,仿佛触手可及。巴山秦岭峥嵘而崔嵬,可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自古及今,败亡相继,可见守成之业,在德不在险。李氏兄弟耽于淫^_^乐,不问朝政,更遑论武备。蜀中这些年的太平安逸,全仗着这两道天险,如今又因贪婪自毁。代国的军队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一触即溃。我们在回长安的一路上,投宿驿站时,已不断看到有快马传递前线的捷报。
我坐在车舆里,四周都是影卫。牧哥哥骑马跟随在侧,夏生坐在车前,始终无精打采地垂着头。大家各怀心事,只有赫连,愈近长安好像愈发轻松起来,沉默到尴尬时,都是他先起的话头。牧哥哥与他年纪相仿,不轻谐笑,更持重些,总是答得多,问得少。但两个人好像真的很投缘的样子,常常并驾齐驱,结伴行路。只是偶尔我会觉得,赫连少了几份爽朗天性,再不是那个胸中磊落无宿物的少年了,和我说话的时候也总是言不尽意。 ↑返回顶部↑
赫连抱着胸,冷眼看他:“王牧听旨!”牧哥哥撩袍跪地,“王牧为朕妻族长兄,今诚心来投,特赐爵列侯,食邑三千,世袭罔替。”
牧哥哥不辱不惊,辞道:“王牧曾凭父荫,世袭东安侯爵位,又以十万兄弟前程,受封大将军之职,可皆无善果。牧荒废半生,已事三主,不愿再以戚畹自恃,今无尺寸之功,实不敢受封。王牧铭感陛下柔远绥怀,还请陛下收回成命。”他高举降书,“降书还请大王转呈,封侯之事,恕王牧不受。”
赫连这才朗笑起来,摆手道:“什么诟丑蜚语,识时务者方为俊杰,本王也是降将,还从未写过这个。空话哄人的东西,你自个儿交给他去,他这人就最好一个面子,必定喜欢。本王只信眼缘,大将军并非饥附饱飏之徒,值得赫连翀相交!”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三章 冰心在玉壶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完。
回程的路上不必再借道晋国,出剑门,过巴山,从秦岭栈道直通长安。世人曾歌蜀道难,尝闻白日上青天。夜过焦崖阁时,连日阴雨方霁,冰轮初上,耿耿星河如瀑布悬在马前,仿佛触手可及。巴山秦岭峥嵘而崔嵬,可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自古及今,败亡相继,可见守成之业,在德不在险。李氏兄弟耽于淫^_^乐,不问朝政,更遑论武备。蜀中这些年的太平安逸,全仗着这两道天险,如今又因贪婪自毁。代国的军队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一触即溃。我们在回长安的一路上,投宿驿站时,已不断看到有快马传递前线的捷报。
我坐在车舆里,四周都是影卫。牧哥哥骑马跟随在侧,夏生坐在车前,始终无精打采地垂着头。大家各怀心事,只有赫连,愈近长安好像愈发轻松起来,沉默到尴尬时,都是他先起的话头。牧哥哥与他年纪相仿,不轻谐笑,更持重些,总是答得多,问得少。但两个人好像真的很投缘的样子,常常并驾齐驱,结伴行路。只是偶尔我会觉得,赫连少了几份爽朗天性,再不是那个胸中磊落无宿物的少年了,和我说话的时候也总是言不尽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