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1 / 5)
连亲生儿子都下得去狠手,说废黜就废黜,说发配就发配。
诸世家、重臣掂对了再三自己在这位从来以强硬著称的武太后的心里的分量,都纷纷地偃旗息鼓了。
至少明面儿上,没人再敢对迁都之事有异议。
其实,让他们改变的又何止是这个?
顾命大臣、宰相裴炎在废帝之事上的态度,以及废帝的时候军队的倾向,还有那种雷厉风行、众人连风声都没听到半点儿的阵势,让众臣心里都哆嗦起来——
禁卫军的军靴踏进大内、闯上朝堂,都是这么轻而易举的事,难道他们自家的府门比朝堂的大门更结实吗?
因着这种种惧怕的复杂心思,朝廷上众臣的态度都缓和起来。
他们甚至开始期待着新帝登基了。
相比不着调又不学无术的李显,即将登基的李旦学养颇深、文质彬彬,他更得众臣的心。
虽然有“性子过于绵和,亦蹈先帝之辙”的隐忧,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矬子里拔大个儿——
一个性格平和,能听得进去臣子话的皇帝,总比刚下去的那位只乐意听妻子和岳丈话的庐陵王强百倍吧?
而且,就算太后跋扈些又能如何?
她也只能是太后,翻不了天。
太后母家武氏的外戚们,也多是酒囊饭袋之徒,只有武三思和武承嗣拿得出手,还是“那样儿”的。
量他们也作不出什么大妖来。
↑返回顶部↑
诸世家、重臣掂对了再三自己在这位从来以强硬著称的武太后的心里的分量,都纷纷地偃旗息鼓了。
至少明面儿上,没人再敢对迁都之事有异议。
其实,让他们改变的又何止是这个?
顾命大臣、宰相裴炎在废帝之事上的态度,以及废帝的时候军队的倾向,还有那种雷厉风行、众人连风声都没听到半点儿的阵势,让众臣心里都哆嗦起来——
禁卫军的军靴踏进大内、闯上朝堂,都是这么轻而易举的事,难道他们自家的府门比朝堂的大门更结实吗?
因着这种种惧怕的复杂心思,朝廷上众臣的态度都缓和起来。
他们甚至开始期待着新帝登基了。
相比不着调又不学无术的李显,即将登基的李旦学养颇深、文质彬彬,他更得众臣的心。
虽然有“性子过于绵和,亦蹈先帝之辙”的隐忧,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矬子里拔大个儿——
一个性格平和,能听得进去臣子话的皇帝,总比刚下去的那位只乐意听妻子和岳丈话的庐陵王强百倍吧?
而且,就算太后跋扈些又能如何?
她也只能是太后,翻不了天。
太后母家武氏的外戚们,也多是酒囊饭袋之徒,只有武三思和武承嗣拿得出手,还是“那样儿”的。
量他们也作不出什么大妖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