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2 / 4)
“原来是这样。”
“然后他们就带着客人去僻静的地方,让客人掏高价消灾或买护身符之类的东西。”
“这种事我好像在哪儿听过。”
“大概他们就是从那些事中得到的启发。”
“你是想让我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抨击一下这种现象吗? ”
“抨击倒说不上,你只要写篇文章就行了。”
很难办到。韦秀和想。虽说是执行得不太严格,不过报社规定严禁以在报上发表文章作为交换条件来搜集信息。而且还要向编辑局的那些人低头。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人肯听自己的话呢?
“不管怎么说,我努力试试吧。”
韦秀和站了起来.回去和报社的人商量一下再说,如果不行再想办法,大不了再来求问濑一次。而且说不定从刚才那个女事务员那里也能打听到堀江的住院地址。无论如何,今天先不要把事情搞砸了,这么想着韦秀和走出了事务所。
回到报社后,韦秀和向占了整个二层楼的编辑局走去。
傍晚正是综合编辑中心最繁忙的时间。虽说办公室智能化了,但地面上仍然散落着许多废弃的稿纸,一个打工的男孩儿正像高丽鼠一样忙碌地穿梭于办公桌之间,收拾垃圾。
共同通信社的新闻快报从安置在各处的喇叭里不断地传出。
强盗杀人犯被逮捕、首相的举动、化工厂爆炸、平壤中央电台的社论、一个喜剧演员的去世……好像谁都没有听,又好像谁都在听。报导那个喜剧演员去世的消息时,楼里响起了小声的议论声,负责文化·娱乐版的编辑连忙开始四处打电话找人去采访相关人士和他当演员的前妻。
韦秀和走向了可以察看各个电视台的新闻,整面墙上都安装着显示屏的区域。在显示屏前摆放着一个非常大的椭圆形桌子。每天两次,各个版面的责任编辑约二十人都聚集在这里,讨论早晚报的报面安排。现在这里只有一个人弯着身子坐在椅子上。他是和韦秀和一同进报社的、现任社会部主编的松泽。
韦秀和站着向他打招呼:“看来你很清闲嘛。”
↑返回顶部↑
“然后他们就带着客人去僻静的地方,让客人掏高价消灾或买护身符之类的东西。”
“这种事我好像在哪儿听过。”
“大概他们就是从那些事中得到的启发。”
“你是想让我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抨击一下这种现象吗? ”
“抨击倒说不上,你只要写篇文章就行了。”
很难办到。韦秀和想。虽说是执行得不太严格,不过报社规定严禁以在报上发表文章作为交换条件来搜集信息。而且还要向编辑局的那些人低头。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人肯听自己的话呢?
“不管怎么说,我努力试试吧。”
韦秀和站了起来.回去和报社的人商量一下再说,如果不行再想办法,大不了再来求问濑一次。而且说不定从刚才那个女事务员那里也能打听到堀江的住院地址。无论如何,今天先不要把事情搞砸了,这么想着韦秀和走出了事务所。
回到报社后,韦秀和向占了整个二层楼的编辑局走去。
傍晚正是综合编辑中心最繁忙的时间。虽说办公室智能化了,但地面上仍然散落着许多废弃的稿纸,一个打工的男孩儿正像高丽鼠一样忙碌地穿梭于办公桌之间,收拾垃圾。
共同通信社的新闻快报从安置在各处的喇叭里不断地传出。
强盗杀人犯被逮捕、首相的举动、化工厂爆炸、平壤中央电台的社论、一个喜剧演员的去世……好像谁都没有听,又好像谁都在听。报导那个喜剧演员去世的消息时,楼里响起了小声的议论声,负责文化·娱乐版的编辑连忙开始四处打电话找人去采访相关人士和他当演员的前妻。
韦秀和走向了可以察看各个电视台的新闻,整面墙上都安装着显示屏的区域。在显示屏前摆放着一个非常大的椭圆形桌子。每天两次,各个版面的责任编辑约二十人都聚集在这里,讨论早晚报的报面安排。现在这里只有一个人弯着身子坐在椅子上。他是和韦秀和一同进报社的、现任社会部主编的松泽。
韦秀和站着向他打招呼:“看来你很清闲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