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在这几场戏里,裴浩源的台词一点也不比她少。

  晨星虚心向裴浩源请教,裴浩源说:“练声要从日常说话练起,我从九岁开始,姑姑就教我说话的时候,发声位置要深、要有共鸣,声音的宽度要足够。”

  他给晨星做示范,让晨星盯着他的喉结,晨星这才发现,他说话的时候,喉结自然降低,且一直保持在那个低位,然后用腹式呼吸。

  这个技巧晨星也听声乐老师讲过,她唱歌的时候也在运用,但她跟裴浩源的差别在于,裴浩源日常的说话都是这样发声的。

  裴浩源对她一点也不藏私,把自己最初的练声方法告诉她:“我一开始练不好,家里给我请了个外教,专门让我学外国人说话,外国人说话的发声方式很符合发声的原理,能让你长时间的气息充沛。”

  他现场给晨星学了几句老外说话的方式,并告诉她:“用老外发声的方式说华夏语,很容易吐字不清,但是却能让你保持气息悠长,那些气息不够充沛小嗓歌手,都是靠这个技巧在歌坛上混的!”

  晨星顿时恍然,明白了为什么有些歌手一直被诟病吐字不清,他们却拒不改之,原来充沛的气息和吐字清晰,对于有些歌手来讲,根本无法两全。

  其次就是表情的转换速度。

  晨星在演电视剧的时候,也遇到过情绪大起大落的时刻,但是电视剧里的表情转换速度,跟舞台剧是没法比的,这次排演的好几场戏,都需要她瞬间完成悲、喜、惊、怒之间的情绪转换,她跟裴浩源对戏的时候,发现裴浩源的表情控制比自己自如得多,她的表情总是比裴浩源慢了一拍。

  裴晶老师启发她:演技的平庸和精妙之间,差距就在细节的控制上,想要成为一个演技派,就必须加强对表情的控制力度,各种大表情、微表情能够收放自如,才算迈出了演技成熟的第一道门槛。

  最后是跟现场观众的交流能力。

  他们俩作为已经演过不少电视剧的演员,表演能力自然比那些戏剧学院的学生要好不少,晨星跟裴浩源一起演了几场戏后,裴晶特地请了几个戏剧学院表演系的老师一起,评价他俩表演的优劣。

  几位老师观摩了他俩的表演,一致认为,裴浩源做得最好的地方,就是在台上的时候,不仅跟合作对手有交流,他跟观众的眼神交流也很到位,而晨星在这方面就有些欠缺。

  晨星心服口服。

  她确实缺乏跟现场观众交流的经验,即便是在开记者会的时候,她都不能很好地正视那些提问她的记者,她对这种面对面的、陌生人之间的交流有心结,总觉得摸不透人家的想法,她所擅长的,就是无视观众,全身心投入地演绎角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