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5 / 7)
“绥州地界一共多少流民?”
刘曹荀回道:“一开始没这么多,但后头几日陆陆续续的来了好几波,眼下约莫三四千人。”
“这些人你打算如何安置?”韩湘君问道。
刘曹荀愁苦不已,“殿下,绥州是个什么州府您也清楚,若是安置这三四千,下官倒是还应付得来,可怕就怕接下来还会有更多流民涌入,届时,恐怕难以控制,容易引起动乱。”
他又赶紧说道:“不过,下官早已让人在城外扎营收留流民,可流民越来越多,绥州负荷越来越重,也不敢放他们进城,这......下官也为此事焦虑不已。”
“孤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
接下来几日,果然如刘曹荀所说,流民越来越多,城外的营帐已经不堪负荷,动乱不堪,怨声载道。也不知是谁起的头,说绥州粮草丰足,太子殿下在绥州城里好吃好喝,却不管他们的死活,因此,他们要造反,要进城质问太子殿下,豊国百姓该当如何?
这话句句诛心,若说没有预谋定不可能,韩湘君听后,脸色阴沉了一整日,心底冷嗤。他的那个四皇弟果真好手段,竟利用流民来牵制于他,甚至想以此让他背负骂名,动摇他储君之位。
真是打的如意算盘!
气归气,但怎么处理这大批流民,实在迫在眉睫。依据朝廷以往的规制,自然是开仓放粮,随后再遣返各乡。
可绥州打了一年的仗,粮仓早就只剩一点储备,这储备粮食是作为明年开春之用,若是连储备都没有了,那绥州将会大乱。
因此,自然不能开仓放粮,可若是放任流民在城外饿死,那他这个太子也就做到头了。
为此,韩 湘君这几日常常进出书房议事,急得嘴角都冒泡了,也没个妥帖的法子。
有人献计说:从其他州府借粮过来吧,毕竟绥州有流民,邻州各府也会受波及,还是众志成城一起解决方为上策。
↑返回顶部↑
刘曹荀回道:“一开始没这么多,但后头几日陆陆续续的来了好几波,眼下约莫三四千人。”
“这些人你打算如何安置?”韩湘君问道。
刘曹荀愁苦不已,“殿下,绥州是个什么州府您也清楚,若是安置这三四千,下官倒是还应付得来,可怕就怕接下来还会有更多流民涌入,届时,恐怕难以控制,容易引起动乱。”
他又赶紧说道:“不过,下官早已让人在城外扎营收留流民,可流民越来越多,绥州负荷越来越重,也不敢放他们进城,这......下官也为此事焦虑不已。”
“孤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
接下来几日,果然如刘曹荀所说,流民越来越多,城外的营帐已经不堪负荷,动乱不堪,怨声载道。也不知是谁起的头,说绥州粮草丰足,太子殿下在绥州城里好吃好喝,却不管他们的死活,因此,他们要造反,要进城质问太子殿下,豊国百姓该当如何?
这话句句诛心,若说没有预谋定不可能,韩湘君听后,脸色阴沉了一整日,心底冷嗤。他的那个四皇弟果真好手段,竟利用流民来牵制于他,甚至想以此让他背负骂名,动摇他储君之位。
真是打的如意算盘!
气归气,但怎么处理这大批流民,实在迫在眉睫。依据朝廷以往的规制,自然是开仓放粮,随后再遣返各乡。
可绥州打了一年的仗,粮仓早就只剩一点储备,这储备粮食是作为明年开春之用,若是连储备都没有了,那绥州将会大乱。
因此,自然不能开仓放粮,可若是放任流民在城外饿死,那他这个太子也就做到头了。
为此,韩 湘君这几日常常进出书房议事,急得嘴角都冒泡了,也没个妥帖的法子。
有人献计说:从其他州府借粮过来吧,毕竟绥州有流民,邻州各府也会受波及,还是众志成城一起解决方为上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