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再难的境况,他的笔落在信纸上,写出来的都是好心情。

  “师兄,一切平安。”

  律风吹着电扇,皱着眉认真写字,“昨天下了一场大雨,鱼平大桥工地特别凉快,顺便还放了半天假,食堂做了刨冰——”

  小学生日记还没能编完,咚咚咚急切的敲门声就响了起来。

  “律工!”钱旭阳喊道,“A7的土塞渗水了!”

  建设现场出现任何意外,对建设者来说都不意外。

  但是,鱼平大桥桩基采用的密闭式桩端预压结构,经过了他们和工程师反复实验论证,才最终选取的钢管浇筑混凝土做成土塞,稳固整个斜管支撑的方案。

  按理说,这样的方案完善又全面,不可能出现问题。

  可昨天早上浇筑完成的A7号桩基底座土塞,出现了渗水情况!

  全项目组的工程师、设计师,能赶来的,都赶来了。

  深深钻入百米淤泥里的钢管桩,肉眼无法见到的土塞,在精密测试仪器里,显示出格外不同的数值。

  “轻微渗水,对底部混凝土造成了破坏。”

  工程师紧张地做着汇报,“应该是灌水进行初裂时,加入了过量的水。A7的土塞压浆阶段是和A6桩、B6桩一起完成的,水泥浆配比不会有问题,应该是操作上的失误。”

  这种简单失误,就像巨型钢管上的一丝缝隙,不经过细致检测、反复监控,很难发现问题所在。

  根据他们丰富的经验,要弥补这个失误,十分容易,无非就是再做一次渗透注浆,哪怕让菲律宾的工人独立完成,都没有什么困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