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后以为孟怀瑾只是为了不立后不纳妃才用“遴选女官”来搪塞朝臣,其实并不是这样。

  太后生来就是顾家嫡女,是京师明珠,她半生所受的磨难,都是因为嫁给了薄情又野心勃勃的萧毓仲。但哪怕是在宫中做隐形人的时候,太后所受的苦,更多是精神上的折磨。

  她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锦衣玉食四个字贯穿着太后的一生。

  这样的太后,自然无法对孟怀瑾遴选女官的事有多深触动,太后觉得这是孟怀瑾在逃避推诿。

  倒是贤太妃,早年做过王府的侍婢,更知民间女子之苦,又兼对先帝萧毓仲全无男女之情,成为萧毓仲的侍妾只因为可以留在太后身边……如果那时候有孟怀瑾说的这种女官,贤太妃认真想了想,她情愿头悬梁锥刺股去考女官,也不会给萧毓仲当侍妾的!

  在孟怀瑾说出自己的打算后,贤太妃首次不顾太后的心情,追问道:“只有家世清白的女子能考吗,若是为人奴婢者又该如何?”

  孟怀瑾摇头,“为人奴婢者暂时还不能考,您也知道,为人奴婢连身家性命都在主人手里捏着,这样的女子,朕不敢保证她的立场。”

  贤太妃有些可惜。

  照孟怀瑾所说,家世清白又要识文断字,满足遴选女官的条件,必然是大户之家才能养出来的女郎,贫家女连温饱都难满足,又如何有机会能识文断字?

  贫家女还是没有出头的机会。

  “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

  对贤太妃的疑问,孟怀瑾如此回复道。

  贤太妃有点心神恍惚。

  孟怀瑾的提议触动了贤太妃的心事,太后明显很反对,贤太妃拿不准自己该不该劝劝太后。

  大魏有很多贫寒家庭,愿意勒紧裤带节衣缩食供家中儿子读书,因为读书是一项投资,只要取得功名,全家都能脱贫致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