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程卿的教化政绩,同样会是教谕的。

  想想程卿没有来秦安赴任之前,秦安县的县学破败不堪,教谕想做出政绩都不行,愿意送儿孙到县学读书的人家没几户。

  就算有人愿意送儿孙来读书,没有好的老师授课,同样是误人子弟。

  程卿一来,一切都改变了。

  不仅是学生在学,教谕和训导二人都重新捡起了书本,程卿公务繁忙时,这两位还能帮着监督下学生们。

  程卿在秦安县有教化的大功绩,这二人多少还是尽了协助之力。

  训导想的更深些。

  哪有人会放着功绩不捡?

  “程大人要压着他们,不让他们今年院试,许是嫌考中童生的学生还不够多?再有一年,县学里的童生人数至少要增加一倍,三十多个童生参加明年的院试,中秀才的人数也多了……”

  训导呼吸都放缓了。

  明年不仅有院试,秋天时还有乡试。

  程大人压着这批童生,难道是想他们憋着一口气,明年一口气冲击乡试吗?

  若真是这样,考中多少个秀才固然是一大功绩,有人能考上举人,秦安县学才真是要引起附近州县的震动呢!

  训导深知程卿在秦安县待不了一辈子,没有贪心到指望秦安县学能和顶顶有名的南仪书院比肩,在程卿的任期内,秦安县学要是能考出几个举人,整个秦安县的学风会发生根本改变。

  即便是将来程卿任满离开秦安,这里有如此多好苗子,不愁请不来有学识的大儒当老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