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2 / 4)
说他的右手已经废了,他也不想再拿笔。他想参军,从民兵开始。他不肖想一步登天,他想要先自己试着走走看……
荣安自然应了。或许,这对他便是最好的选择吧?前世的他,走的全是捷径,走的是廖家的路子,是从文。而今生,他能脚踏实地,也算是截然不同的另一条出路了。爹大概也会欣慰的……
这天,京中上下都很紧张,守军注意力高度集中,盯着城外反军。
谁都觉得,就是今日了。
可一直等到午时,反军都还没有任何行动。
过了午时,他们反倒是发现辽江兵的人数又得了补充。东城外了望台经过加高,用了千里眼后,足可清楚观测三四十里地外状况。
这次,辽江大概又过来了三千人。
之后的两个时辰,一直有陆陆续续的辽江军前来扎营。到日渐西斜时,保守估计,对方应该已有十一万人手了。
几位阁老既是庆幸又是焦虑。
庆幸对方大概是因为一直有兵力前来,所以始终还没动手,很可能会将进攻拖到晚上。焦虑的则是对方人数越来越多,一旦行动展开,守城的困难也将越来越大。
朱永兴在焦虑状态下,也是一惊一乍,精神状态极差。
又是一个难熬的夜晚。
时间点点过去,却什么都没发生。
一切平静。
“晚上攻城对他们并不利,大概是拖延打算一口气拿下。”阁老们话虽是这么说,但也觉得哪里怪怪的。按道理,反军占人数优势,并没有拖延的意义。
↑返回顶部↑
荣安自然应了。或许,这对他便是最好的选择吧?前世的他,走的全是捷径,走的是廖家的路子,是从文。而今生,他能脚踏实地,也算是截然不同的另一条出路了。爹大概也会欣慰的……
这天,京中上下都很紧张,守军注意力高度集中,盯着城外反军。
谁都觉得,就是今日了。
可一直等到午时,反军都还没有任何行动。
过了午时,他们反倒是发现辽江兵的人数又得了补充。东城外了望台经过加高,用了千里眼后,足可清楚观测三四十里地外状况。
这次,辽江大概又过来了三千人。
之后的两个时辰,一直有陆陆续续的辽江军前来扎营。到日渐西斜时,保守估计,对方应该已有十一万人手了。
几位阁老既是庆幸又是焦虑。
庆幸对方大概是因为一直有兵力前来,所以始终还没动手,很可能会将进攻拖到晚上。焦虑的则是对方人数越来越多,一旦行动展开,守城的困难也将越来越大。
朱永兴在焦虑状态下,也是一惊一乍,精神状态极差。
又是一个难熬的夜晚。
时间点点过去,却什么都没发生。
一切平静。
“晚上攻城对他们并不利,大概是拖延打算一口气拿下。”阁老们话虽是这么说,但也觉得哪里怪怪的。按道理,反军占人数优势,并没有拖延的意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