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谁料偏生叫她遇上了这等荒唐的事来。

  在她曾年幼的想象中,夫君人选压根不是周秉这般英武高大,家中有财有势的大家公子。何小雅如今觉得沈家公子好, 待经年后,想起自己曾年轻时的这份爱慕,怕也少不得一笑而过。

  他们两个在年纪上就不匹配。

  何夫人思虑好, 对喜春提出的两个条件应承下来,二人又就着货物数量、价格、运送等方面逐一商议起来。

  利益相关,何家由庄户起家,自是在大小利益上都精打细算才有如今这番家业,何夫人的意思是想由周家退让一步,把这石炭送到汤县中,省下这笔马匹运输费。

  牛、马、驴是运货的主要工具,何家木炭由城外运送到城中,每日都会有家中养得上好的驴子送来货,但其实这运货也是有一笔损耗费用的,牛马的成本、草料,专人打理等每一笔都是有开支的,从府城到汤县算不得近,这一笔开支长年累月下来不可谓不庞大。

  “何夫人可是处处说到了点子上。”喜春笑,却不曾松口,还给她举个例子。

  “何夫人也知道我们周家主要是做布匹买卖的,周家的作坊产咱们秦州府大名鼎鼎的花锦,在盛京和别的州府卖得也是极好的,与我们周家合作的商户们天南海北的,自是不能回回来亲点绸缎,多是由我们作坊给挑选了上好的,请了车马船只给运送去,这些程费可不便宜,可咱们秦州出的花锦好,是以也愿意耗费大价钱进了去。”

  “就如这石炭一般,都是顶好的东西,大船给运到了府城里头,这路程可比花锦运出去要近得多呢。再者,何家养着那么多的牛马驴子,也正好供给。”

  周家的买卖不缺人登门合作,也没有倒贴一笔的时候,在喜春这里自然是不可能开这个口子的。

  城中的富贵人家都是各有交情的,何家接触不到周沈两家这等人家,往来的人家与何家家境相当,何夫人对各家家中的人际喜好都十分清楚,但如喜春这般的,早前还是周家先主动下的帖子,也只打过一回交道的,何夫人对其秉性也只知大概。

  话谈到这里,何夫人也知道周家的底线了,沉吟了一会,不再继续讲了。

  何夫人看出了喜春的态度。周家有石炭买卖在手,又是炭司亲点,就犹如怀抱金砖一般,他们想要分下一点,只有接受周家的条件。谈买卖本就是拉锯战,你来我往,最大的为自己争取利益,周家提出的条件何夫人在心中仔细衡量过,甚至都不必回去跟何东家商议了。

  “行,夫人的条件我们何家都接受了。”

  周何两家达成了统一,很快,就有下边的掌柜送了契书来,喜春与何夫人签下契书,由周记的掌柜见证,使人送去了衙门里备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