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时璟在椅上坐下,一手搭在扶手上,撑着脑袋说:“如今有何问题,都可以问了。”

  荣呈因放下茶盏,不弯不绕,直截了当道:“瑞安五十年,那件令人骇闻的东郡沉船案,县主还记得多少?”

  沈时璟弯了眉眼,“果然是为此事来的。”

  荣呈因闭眼,复又睁开,诚恳道:“我父荣询,于和兴元年冬猝然长辞,世人皆道是过度劳累所致,可据我所知,并非如此。如今,我刚查到些眉目,崔家幼子崔启便是此间一大要紧之人。可他昨日却锒铛入狱,后又私逃,我便也就此失了线索,乱了头绪。”

  沈时璟喃喃:“崔家幼子崔启?”

  “是。”

  “那你要问的是?”

  “瑞安五十年,东郡沉船案中,涉事之人,崔家与当时的皇长孙陶勉,在其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沈时璟理了理头绪,尽量简单地所知之事告诉她。

  “瑞安五十年,皇长孙陶勉为取得当时的赤锋将军薄翌的支持,设计将一艘自东郡往北郡去的船上的二十余人杀害,暗中栽赃给薄翌。而与此同时,他自己又设计于殿前拿到关于此事的审理权,便与薄翌商议,只要薄翌能将其妹嫁入东宫,与之联手,便能放他一马。”

  “可惜,最后此事暴露,不仅薄翌被降了职,皇太孙陶勉,也因此被先帝幽禁,再无出头之日。”

  “而据当时陶勉的供词所称,在这背后怂恿他,为他出谋划策之人,正是当时的崔家长子,崔岳。”

  “崔岳?”

  荣呈因对这名字虽不是很熟,却也多少听过一耳朵。

  因为崔岳自小就被称京城第一大才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