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细菌战的幸存者,用变形的肢体,述说着他们的故事。

  灭门之灾的幸存者,用身上的刀疤,控诉着侵略者们的暴行。

  慰.安.妇们,用身上的印记,展示着饱经摧残的人生。

  被奴役的劳工们,用自己的苦难,直白地描绘着战争的残酷。

  生活在继续,但有些记忆,却永远挥之不去。

  热血沸腾的学生们,在倾听一段段历史的过程,逐渐变得成熟起来。

  西蒙.维森塔尔中心的工作人员,看了摄制组的记录资料,慷慨地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帮助华国建立自己的纪念馆。同时,他们利用自己的渠道,宣传这部来自遥远东方的纪录片,唤起人们对二战的记忆。

  二战期间,曾在上海避难的犹太人及他们的亲属,在西方各大媒体上讲述他们所知晓的抗日战争。

  在有心人的支持下,各类研究抗日战争的书籍和学术论文,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旋风。

  1976年春节前夕,关李两家人从四面八方聚到了在穗市的家里。

  文彬和文榕骑着自行车,前往火车站,接终于放假归家的文雅和彦君。

  这是家里唯二的医学生,区别在于一个读硕一个读科,共同点就是身为5+3的啃书狂人,为了追求进步,迟迟不能归家。

  通往火车站的路上,拥挤异常。扛着大包小包的人,蓬头垢面,穿行在喧闹的火车广场。回家路途遥遥,但兴奋之心,掩盖了旅途的疲惫。

  火车晚点,文彬兄弟在车站外面等了两个多小时,才接到姗姗来迟的文雅和彦君。

  “文岚回来了吗?”跳上文彬的后座,文岚关切地询问最小妹妹的情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