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2 / 3)
迎来父母,两家合欢,云安开心得无法言表,甚至开心得有些不敢开心。她真怕眼前的父母都是梦中幻影,不知何时醒来,便又相隔千里了。
“二郎,你说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碧纱窗下,竹影摇清,除了夫妻未眠,便只天上一轮新月。这话云安已经问了多次,二郎每一次都笃定地告诉她“是”,这一回还是如此:
“是,都是真的,不会再变了。”
云安的眸子闪烁着微光,在苍苍夜色之下显得别样温柔:“我原以为我这一生都不会有第二件遂心如愿的事,因为我总不比旁人有幸,一直都要付出更多。”
二郎轻抚云安脸颊,一只手臂将她的腰身环紧:“所以第一件事是什么?”
云安知道二郎明知故问,一笑,却也愿意答他:“就是你啊,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我们过一辈子。”
二郎倒不料云安会老老实实回答,心头一软,万般柔情倾泻而出。他将云安拥紧,轻轻地蹭着她的耳垂,吐出缠绵的气息:“伉俪之道,义期同穴,一与之齐,终身不改。”
云安陶醉在这绵绵情丝里,贴着二郎的胸膛,随着轻柔摇晃,渐渐地睡去了。二郎抱起她送回榻上,替她褪去外衫,再取下发间那一支梅花钗。
这支梅花钗承载着他们的过往起伏,使二郎想起一个人来——李珩,贞庆皇帝,这盛世的君王。如今的安详岁月,云安的“遂心如愿”,大约都离不开他的手笔吧。
洛阳刺史告老,有多少官员补不得,却为何偏是身在要职的裴宪来填这个缺?这个缘由,其实无须深思。
二郎忽而释然淡笑,注视云安熟睡的脸庞,心中默道:“但愿盛世长久,但愿天子长安,但求你我白头偕老。”
……
郑梦观那夜默许的愿望,在很久很久之后,终究是实现了。贞庆一朝,五十年间,社稷清明,天下太平。
作者有话要说:
↑返回顶部↑
“二郎,你说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碧纱窗下,竹影摇清,除了夫妻未眠,便只天上一轮新月。这话云安已经问了多次,二郎每一次都笃定地告诉她“是”,这一回还是如此:
“是,都是真的,不会再变了。”
云安的眸子闪烁着微光,在苍苍夜色之下显得别样温柔:“我原以为我这一生都不会有第二件遂心如愿的事,因为我总不比旁人有幸,一直都要付出更多。”
二郎轻抚云安脸颊,一只手臂将她的腰身环紧:“所以第一件事是什么?”
云安知道二郎明知故问,一笑,却也愿意答他:“就是你啊,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我们过一辈子。”
二郎倒不料云安会老老实实回答,心头一软,万般柔情倾泻而出。他将云安拥紧,轻轻地蹭着她的耳垂,吐出缠绵的气息:“伉俪之道,义期同穴,一与之齐,终身不改。”
云安陶醉在这绵绵情丝里,贴着二郎的胸膛,随着轻柔摇晃,渐渐地睡去了。二郎抱起她送回榻上,替她褪去外衫,再取下发间那一支梅花钗。
这支梅花钗承载着他们的过往起伏,使二郎想起一个人来——李珩,贞庆皇帝,这盛世的君王。如今的安详岁月,云安的“遂心如愿”,大约都离不开他的手笔吧。
洛阳刺史告老,有多少官员补不得,却为何偏是身在要职的裴宪来填这个缺?这个缘由,其实无须深思。
二郎忽而释然淡笑,注视云安熟睡的脸庞,心中默道:“但愿盛世长久,但愿天子长安,但求你我白头偕老。”
……
郑梦观那夜默许的愿望,在很久很久之后,终究是实现了。贞庆一朝,五十年间,社稷清明,天下太平。
作者有话要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