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2 / 7)
太子明明就是对秦婉婉余情未了,她本还天真的以为,撺掇着杜仲在御前求婚,能让秦婉婉彻底断了对太子的那点心思,却没想到,太子竟然又将秦婉婉那丫头塞回了东宫!这不明摆着是在给秦媚儿添堵吗?
于是秦夫人也在秦端之身边跪好,忍不住开口道:“殿、殿下,恕臣妇直言,秦婉婉,毕竟是太子妃的长姐,明日就是亲迎之礼了,还请殿下看在太子妃面上,放秦婉婉回府。”
秦夫人都有些后悔,当初不让秦端之将她接回府,而是安排在杜家庄子上。早知道,便应该早早接回府来,再快快大张旗鼓地将她嫁出去,免得给现在留下这许多祸端。这回若是能将秦婉婉要回府里,她第一件事就是将她嫁出去!
楚更冷着脸挑了挑眉:“太子妃?”
今日是行的册封之礼,此时秦媚儿手中已有册宝册文,因此秦夫人唤她为太子妃,从礼数而言,倒是也并无多大不妥。
可是楚更却明显不乐意听。看在秦婉婉面上,他愿意叫秦端之一声岳父,可是对于秦夫人母女,他却从未想要留半分情面。
于是故意挑毛病,纠正道:“本宫还未亲迎,礼既未成,夫人对她以太子妃呼之,怕是有些不妥。”
太子对秦端之称岳父,因此她才斗胆称媚儿为太子妃。被他这么一挑,又听太子言语中对自己只称夫人,并无半点对待岳母的尊重,秦夫人的气势一下子就被打压了一大截,只好低头道歉道:“是,臣妇知罪。”
楚更如刀剑一般锋利的眼神从她面上划过,皱了皱眉道:“夫人既然是为了女儿考虑,倒是也未见得多大的罪。本宫担心,夫人的女儿初入东宫,诸多事务上还不熟悉。有个姐姐帮衬,岂不是正好,又何必着急让秦婉婉回府?不过,夫人说得对,秦婉婉是岳父长女,将来在东宫之中,本宫觉得,太子妃还是依着家礼,唤秦婉婉长姐,更为合适。也请夫人先提点着未来的太子妃,免得坏了东宫的规矩。”
太子妃竟然要叫一个宫婢为长姐,从来哪里有这样的规矩?!这简直就是对媚儿的羞辱!而且,太子称呼那狐媚,一口一个秦婉婉叫的亲热,称呼媚儿,竟然就成了自己的女儿?秦夫人气得浑身颤抖,已经有些后悔,听了安皇后的劝告,对着太子妃的高位迷了心,这是自己生生将媚儿推进了火坑了!
秦夫人心中又气又急,却又不敢对太子发作。只好愤愤道:“臣妇,遵旨。”
楚更十分满意,既然该说的话已经说到了,他便起身告辞道:“很好。那,本宫就先回去,明日再来亲迎。”
第二日。
从宫中御道上、东宫甬道一直延续到外宫门,十里红毯,花团锦簇。京城上下,官道里巷之间都是张灯结彩,街道两边的商铺中,不仅纷纷挂上了双喜字的彩绸,更有红灯高挂,便是连门神、对联,都焕然一新了。即便是寻常的百姓,也都是盛装等候在道路两侧,等着观礼,一睹那让无数少女春闺入梦的太子殿下成为新郎的样子。
东宫外鞭炮之声、鼓乐之声,不可避免地传入了院中。即便秦婉婉所在的合欢院在东宫极深的地方,门口也已布置得一片鲜红,那外间热闹的声音一直延续到黄昏之后,夜幕降临,秦婉婉更是听得十分清楚。
↑返回顶部↑
于是秦夫人也在秦端之身边跪好,忍不住开口道:“殿、殿下,恕臣妇直言,秦婉婉,毕竟是太子妃的长姐,明日就是亲迎之礼了,还请殿下看在太子妃面上,放秦婉婉回府。”
秦夫人都有些后悔,当初不让秦端之将她接回府,而是安排在杜家庄子上。早知道,便应该早早接回府来,再快快大张旗鼓地将她嫁出去,免得给现在留下这许多祸端。这回若是能将秦婉婉要回府里,她第一件事就是将她嫁出去!
楚更冷着脸挑了挑眉:“太子妃?”
今日是行的册封之礼,此时秦媚儿手中已有册宝册文,因此秦夫人唤她为太子妃,从礼数而言,倒是也并无多大不妥。
可是楚更却明显不乐意听。看在秦婉婉面上,他愿意叫秦端之一声岳父,可是对于秦夫人母女,他却从未想要留半分情面。
于是故意挑毛病,纠正道:“本宫还未亲迎,礼既未成,夫人对她以太子妃呼之,怕是有些不妥。”
太子对秦端之称岳父,因此她才斗胆称媚儿为太子妃。被他这么一挑,又听太子言语中对自己只称夫人,并无半点对待岳母的尊重,秦夫人的气势一下子就被打压了一大截,只好低头道歉道:“是,臣妇知罪。”
楚更如刀剑一般锋利的眼神从她面上划过,皱了皱眉道:“夫人既然是为了女儿考虑,倒是也未见得多大的罪。本宫担心,夫人的女儿初入东宫,诸多事务上还不熟悉。有个姐姐帮衬,岂不是正好,又何必着急让秦婉婉回府?不过,夫人说得对,秦婉婉是岳父长女,将来在东宫之中,本宫觉得,太子妃还是依着家礼,唤秦婉婉长姐,更为合适。也请夫人先提点着未来的太子妃,免得坏了东宫的规矩。”
太子妃竟然要叫一个宫婢为长姐,从来哪里有这样的规矩?!这简直就是对媚儿的羞辱!而且,太子称呼那狐媚,一口一个秦婉婉叫的亲热,称呼媚儿,竟然就成了自己的女儿?秦夫人气得浑身颤抖,已经有些后悔,听了安皇后的劝告,对着太子妃的高位迷了心,这是自己生生将媚儿推进了火坑了!
秦夫人心中又气又急,却又不敢对太子发作。只好愤愤道:“臣妇,遵旨。”
楚更十分满意,既然该说的话已经说到了,他便起身告辞道:“很好。那,本宫就先回去,明日再来亲迎。”
第二日。
从宫中御道上、东宫甬道一直延续到外宫门,十里红毯,花团锦簇。京城上下,官道里巷之间都是张灯结彩,街道两边的商铺中,不仅纷纷挂上了双喜字的彩绸,更有红灯高挂,便是连门神、对联,都焕然一新了。即便是寻常的百姓,也都是盛装等候在道路两侧,等着观礼,一睹那让无数少女春闺入梦的太子殿下成为新郎的样子。
东宫外鞭炮之声、鼓乐之声,不可避免地传入了院中。即便秦婉婉所在的合欢院在东宫极深的地方,门口也已布置得一片鲜红,那外间热闹的声音一直延续到黄昏之后,夜幕降临,秦婉婉更是听得十分清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