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也没有用处吧?这类都市传说的凶手,几乎都是越狱囚犯或者神经失常的杀人狂。”

  “我们之前也有想到这点。不过调查了一番,最近这个月国内并没有疑犯脱逃的状况。”法月补充道。

  纶太郎则接着说:“在犯案现场留下血迹文字的变态杀人者,我想他们很可能是受到美国类似案件的影响,才产生这种动机吧。美国方面最明显的例子是,1969年查尔斯·麦林及其党羽连续杀害了五个好莱坞明星,也就是所谓的‘沙龙·约会事件’。而凶案现场总会出现用死者血液写的一排文字‘幸好,你只有一个人’。”

  “这我倒知道,好像刚好也是披头士某一首歌的歌名,是吧?”

  “没错。如果时间再往前回溯,美国在1945年到1946年期间,总共有包括6岁儿童在内的三个女性被这种‘快乐杀人者’杀害。凶手竟然是年仅17岁、就读芝加哥大学的威廉·海因兹。他喜欢在凶案现场用被害者的口红写道:‘拜托,拜托,请在我继续杀人之前把我逮捕。我实在无法自我控制了。’”

  “喔。这家伙真的很变态。”

  “虽然海因兹不是用鲜血写字,但案情曝光后,还是给社会大众造成巨大震撼,甚至流传到国外。只不过,日本过去并不曾出现类似案件,这类变态杀人手法对我们而言,不过是一种都市传说而已。因此我们也很难推论,松永是否被这种变态杀人魔杀害。”

  法月点点头,似乎很满意纶太郎的推理。

  “我同意你的分析。就时间来看,确实不太有可能是松永完全不认识的人,突然跑进去把他杀了。”

  “你说就时间来看,是指什么?”

  “就像我刚刚说的,他们一群朋友一直到11点过后才离开,而广谷亚纪摸黑回去拿行动电话并且差点和凶手碰头,时间是11点半。虽然松永忘了关门,但也不至于这么凑巧,就在半小时之间有陌生人闯入。是吧?这未免太离奇了吧?”

  “是这样没错。所以,‘幸亏没打开电灯,否则你就没命了’这句话,很可能是凶手故布疑阵,想要假装自己是变态杀人狂。”

  “我也是这么觉得。也许凶手行凶之后苦思脱身之计,突然想起这种流行的都市传说,就模仿其做法。大概是这样吧。”

  法月把杯子放到桌上,用更坚定的语气继续说道:“从目前掌握的各种情况看,我想杀害松永俊树的凶手,可能就是那天聚会的朋友之一。”

  “照老爸的语气,是不是有锁定的对象了?不在场证明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