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彼时杨老夫人接到外孙女尚在人世的消息,哭肿了眼睛。她爱女生产后便撒手人寰,女婿也早早没了,那没见过几面的外孙女也不知去了哪里,当时可是大病了一场。

  张思远携思夏去了昭应县,路上看思夏面容既有激动又有忐忑,便握住她的手安慰:“这十几日你安心住在那里,我日日会叫人过去。——失礼的是我,我去赔罪。你不要担心,一切有我。”

  杨家翁主可没敢存怪罪的心思,当年女婿远去太原,他们鞭长莫及,外孙女能得人照料,该说感谢的是杨家。

  只是好好的小娘子与这位张郧公同居一个屋檐下十数年,杨家人心里到底还是有些压抑的。然因国朝女子合离再嫁之事也并不会受世人指责,且是圣人赐婚,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张思远下车后,几乎是给杨老翁主说了一篇陈情表,杨家的男人听了才微微松了口气,如此一看,这位国公的脾性倒是好,礼数也足,没那些个纨绔作风。

  杨家女眷的老老少少围在内堂中,思夏也不敢说话,只由人引着一一拜见,倒是看着她外祖母拿帕子拭了几次泪,又将她搂在怀里,哭得呜呜咽咽。

  思夏舅母忙劝:“外孙女来看您,该高兴才对。”

  杨老夫人擦了把脸:“对对,要嫁人了,咱们该高兴才对。”

  纳彩问名等一系列的事由礼部列了个大单子送去郧国公府,李增便和绀青忙前忙后地采买,又一一着人送去了昭应县杨家。

  因担忧杨家为思夏准备嫁妆而不悦,张思远便去找了冯时瑛,要参照冯素素出嫁时的嫁妆让杨增酌情删减增加,采买后送去杨家。据沿路观看的百姓所传,那些礼品有近百杠箱……他们也挺能传的。

  其中几件礼品是张思远特意嘱咐思夏给那几个表姊妹的,待他迎亲那日可千万别为难他。

  杨老夫人看着流水一样礼品哗啦啦填满了屋子,到底放下了心,又掏了自己的体己钱赠与思夏。思夏愧不敢当,几经推诿才收下。

  除此之外,端王让王妃备了礼品送过去,并嘱咐思夏安心待嫁。

  本朝风俗,男女成婚在傍晚。天胜十七年八月廿八日黄昏,张思远衣红前往昭应县杨家,特意带了秦仲舒这个会做文章的人来,生怕杨家的人不满他做的催妆诗,好找个人帮趁着。

  彼时晚霞高照,熠熠橙光大片洒落,杨家门庭若市,人声鼎沸。杨老翁主特意交代,千万别失了礼数,又嘱咐孙儿,障车时定要仔细,讨障车礼为图一乐,莫因贪财而丢了杨家脸面,日后可是要做官的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