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少在下面小县城里生活的老百姓们,在看了电影以后,都跑去当地的供销社指明要“梧桐制造”,这个上了电影,良心厂子,并且有贴心厂长制作出来的副食品。

  某县供销社里。

  一个工人打扮的男人朝着柜台里的售货员憨声道:“您好,请给我苏厂长厂子生产的豆瓣酱。”

  平日里总是跟别人欠她钱似的的售货员听到这话,难得露出了一个小模样:“同志,你也看那个电影了?人家苏厂长生产的豆瓣酱可是有名字的,电影最后一幕都写了,叫梧桐制造!”

  男人傻里傻气地挠了挠头:“我光顾着看那俩孩子吃饭了,没注意看最后的字幕,就记得电影里那厂长人老好了,所以这不一下班就说过来买一罐尝尝,也给我家那俩屁孩子拌米饭吃。”

  “那你来得可真是时候,最后一罐了!我家孩子也可爱吃豆瓣酱拌饭了,别说,人家梧桐制造生产的东西还就是好吃。”

  售货员边将后面柜子里的豆瓣酱递给男人,边说道:“这不刚一运输公司的大哥过来,说之前买来一罐吃了好吃,这回又直接买了二十罐,说要留着下次出车时候吃。我们领导还说呢,得赶紧跟人梧桐食品厂那加购他们的东西。”

  男人接过豆瓣酱,笑道:“可不是嘛,连我家孩子都知道电影里说的那句台词了。”

  两个人异口同声道:“买副食品,就选梧桐制造!”

  这样的对话,还出现在很多类似于这样的供销社以及各个百货商场里,梧桐食品厂的产品已经随着电影热播的发酵,而成为了当下的热销产品。

  这个已经进入到了改革开放,并随之富裕起一批人的时代,早已经不是以前物资与金钱都紧缺的时候了。

  当人们完成并保证了生存需求以后,那么物质就成了他们所关注的。

  一罐可以拌饭可以炒菜的豆瓣酱,一包一斤装,香喷喷足够全家吃的卤肉或是香肠,一盒自家吃也好,送人也体面的糕点……这些单品价格虽然比同类产品稍微贵一点的梧桐制造,对于如今华国大部分的家庭而言,已经是可以承担的支出。

  当然了,就像是苏苗苗所言,一个品牌拼到最后,拼的还是产品本身的质量与口感那样,尽管苏苗苗如今成了全国各个食品厂领导眼中的头号劲敌,并认定对方只是投机取巧,占了一个宣传的先机,但不可否的是,苏苗苗的产品就是比其他品牌,同类型的要好吃许多。

  如果说人们在第一次想要购买她家产品是因为来自于各个渠道的广告,以及她们翻着花样推出的活动,那么一次又一次,且成为梧桐制造忠实购买者,就一定是臣服于对方的味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