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2 / 3)
“中了!留青中了。”
“真的吗?太好了!”妇人接过手中的信也细细看了下来,看到最后忍不住捂住嘴也随老妇人无声的哭了起来。
娘两抱头痛哭了好一会儿,年轻妇人先行恢复过来,抹掉眼泪,“娘,别哭了,这是喜事,小叔让我们进京,我们这便准备起来吧。”
“可那婚事?”老妇人一想到相公在世时定下的那婚约,又想到小儿子为了那娃娃亲都拖到这个年纪了,心里不禁戚戚然。
“娘,无妨的,小叔考中了,婚事便不用愁了,咱们先进京在说也不迟。”
苏永文的老家离京城不远,乘坐马车也就几日的时间。苏母与大儿媳收拾了两日,选了日天清气爽的日子出发。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科举考试的内容,部分资料来自百度百科……还有些纯属瞎编,不必较真。
第四十九章
京中, 苏永文高中解元后,早早就多赁了两间房间下来,以备家中来人。
温淑琳得知他老家要来人, 又可能是未来的婆婆, 嫂嫂, 便让柳眉送了不少好东西过去, 说不上讨好,只当见面礼, 已全了礼数。
苏永文先是不收,后来在温淑琳表明,东西不是给他的,而是孝敬长辈的,你可以委屈, 万万不能委屈了长辈后,才勉强收下, 心中对温淑琳这般贴心举动更是欢喜。
只是落在其他人眼中却是另做他想,苏母与苏家嫂子进京后,得知苏永文竟然与别人定下口头婚约,整个人都震惊了, 恨不得将那些送来的东西全都扔了。
一想到对方竟然是个未出孝的寡妇, 苏母心里就隔应的慌,无论苏永文如何夸赞温淑琳,她怎么都喜欢不起来。
“留青,这婚事自古以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你们这般私相授受可有把父母放在眼里?”
↑返回顶部↑
“真的吗?太好了!”妇人接过手中的信也细细看了下来,看到最后忍不住捂住嘴也随老妇人无声的哭了起来。
娘两抱头痛哭了好一会儿,年轻妇人先行恢复过来,抹掉眼泪,“娘,别哭了,这是喜事,小叔让我们进京,我们这便准备起来吧。”
“可那婚事?”老妇人一想到相公在世时定下的那婚约,又想到小儿子为了那娃娃亲都拖到这个年纪了,心里不禁戚戚然。
“娘,无妨的,小叔考中了,婚事便不用愁了,咱们先进京在说也不迟。”
苏永文的老家离京城不远,乘坐马车也就几日的时间。苏母与大儿媳收拾了两日,选了日天清气爽的日子出发。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科举考试的内容,部分资料来自百度百科……还有些纯属瞎编,不必较真。
第四十九章
京中, 苏永文高中解元后,早早就多赁了两间房间下来,以备家中来人。
温淑琳得知他老家要来人, 又可能是未来的婆婆, 嫂嫂, 便让柳眉送了不少好东西过去, 说不上讨好,只当见面礼, 已全了礼数。
苏永文先是不收,后来在温淑琳表明,东西不是给他的,而是孝敬长辈的,你可以委屈, 万万不能委屈了长辈后,才勉强收下, 心中对温淑琳这般贴心举动更是欢喜。
只是落在其他人眼中却是另做他想,苏母与苏家嫂子进京后,得知苏永文竟然与别人定下口头婚约,整个人都震惊了, 恨不得将那些送来的东西全都扔了。
一想到对方竟然是个未出孝的寡妇, 苏母心里就隔应的慌,无论苏永文如何夸赞温淑琳,她怎么都喜欢不起来。
“留青,这婚事自古以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你们这般私相授受可有把父母放在眼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