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北地人好武,民风彪悍,文风薄弱。完颜哲在位时一心想改变这种风气,于是重用尹士均。但尹士均心术不正,反倒助长了北燕各地学院的歪风邪气,使真正的读书人几乎没有出头之地。

  卫昭既然接下了北燕,就不仅仅只是将它作为对抗朝廷的根据地。他和韩文辉重新订立了律法税法,从上到下肃清官场,又托秦芜从秦氏请来大儒入北地教学。

  北燕的形势不似齐国。北燕虽有乡绅氏族,但大多不成气候。因为慕容完颜皆以武立国,他们只相信军队的力量。这也使得卫昭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得以顺利施行。因为但凡有人从中作梗,就要好好想想自己这颗头颅能不能扛得住卫家枪。

  虽有人心中不服,但卫昭所颁布的政令皆于民有利。百姓拥戴下,那些人便是想搞些小动作也不好施为。

  尤其卫昭先前成立阅书馆已在文人圈子过了名儿,这会儿请来秦氏大儒,北燕的学子们近乎疯狂的崇拜卫昭。

  秦芜慢条斯理的说道:“北地学子渴求学问,北燕如此,朔北同样如此。尤其李家这两任帝王开恩科,给了庶族一条出路。然南方文风鼎盛,通过科举入朝为官者足有八成都出自南方。整个朔北六州在两次科举中入选者仅有三人,这比例实在悬殊。”

  她垂下眸子,轻笑一声:“听说这几年霍宝儿把阅书馆开遍了大江南北,朔北六州也得益不少。如果这时在阅书馆里延请一位大儒教导,相信那些学子们对阿昭你会更加推崇。”

  卫昭道:“秦氏族学闻名天下,单看来北燕的两位先生如何受欢迎,便可窥知朔北的盛况。文人笔锋之锋利,丝毫不逊于武将之刀锋。如能博得朔北学子之心,于我们拿下朔北更为有利。如此倒要劳累嫂子了。”

  秦芜道:“我只是个后宅妇人,并没有什么雄心壮举。我做这一切无非是想替暄哥讨个公道。崔家占着云朔二州,制衡朔北。我们收复朔北人心,便是在崔家头上悬一把刀,让他们寝食难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