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995年10月,吉珑山被警方抓获。

  1996年11月19日,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重刑初字(1996)第453号刑事判决,认定吉珑山犯抢劫罪,判处死刑;

  1997年7月22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下达了川法刑一终字(1997)第382号刑事裁定书,决定对吉珑山执行死刑。

  1997年7月下旬的一天深夜,我见到了死囚吉珑山。

  我盘腿坐在他对面的地铺上,放一床铺盖到中间权且代替桌子,摆上稿纸和钢笔。还没等我开口,他便抓起笔,放到眼前仔细地看了起来。这是一支非常普通的永生牌钢笔,是我习惯用的。一会儿,他放下笔,长长地叹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旧日辉煌的神情,自言自语地说:“好多年没用过钢笔了。派克笔签起名来一点都不刮纸。”

  莫名“撞”来的大运(8)

  我心里突然震动了一下。我吃惊的不是派克笔本身,我知道那种牌子的钢笔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我震惊的是面前这位死囚无意中透露出来的旧日信息:派克笔签名。一般人都说钢笔写字,能够脱口说出派克笔签名的人,他过去的生活想必曾经非同凡响。

  我敏锐地抓回并擦亮了他过去曾经辉煌的旧痕迹。

  于是,在这个深夜,我听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故事——一位成功人士在他光芒四射时出现在媒体上的“半边脸”的传奇。

  说实话,这个故事当时一点都没给我带来惊心动魄的感觉,相反,我心里冒上来一连串的疑问: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似乎每一个问号都可以衍生出更多的问号来:难道,这就是社会大转型时期的神秘故事吗?

  我问道:“那位记者,你们后来有过联系吗?”

  “没法联系,他失踪了。”吉珑山说,“我后来打电话到报社,报社说没有这样一个人。”

  那天晚上,我与吉珑山的谈话一直都是平静的。

  次日上午,死囚吉珑山被执行了枪决。

  当天下午,我才猛然想起遗漏了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有问他:海南××财团的人后来追捕过他吗?在他这位总经理失踪以后,阿丽他们是否又将海南××财团换成了另一块什么财团的牌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