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消息由邸报发往四方。普天之下,人尽皆知。大名的馆社里、余杭的直庐下、柳州的书斋中、花山的书院内……还有许许多多曾经为新法倾注过心血的人,无不在奔走相告,拍手庆贺。漫漫五十年的抗争,两代人的努力,终于走到了这一天。

  ※※※※※※※※※※※※※※※※※※※※

  两章合一章,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大结局

  大家再陪十黛坚持一天啊~ 加油水评论~

  第204章

  内阁晨会已接近尾声。唐挽高坐上首,签下最后一份文书, 递给冯晋阳。

  “今日就到这儿吧, ”唐挽道, “政令的颁布只是开始,最要紧的还是施行的效果。要多与地方官交流,让他们能够领会朝廷的精神。辛苦诸公了。”

  “元翁辛苦。”众阁老起身行礼,三两结伴, 离席而去。

  唐挽摘下眼镜,揉了揉酸胀的鼻梁。昨夜她只睡了两个时辰,又开了一早上的会, 眼睛有些干涩。她阖目养了一会儿神, 再睁开眼, 对面墙壁上的那副字便入目而来。

  以威福还主上, 以政务还诸司, 以用舍刑赏还公论。

  字是徐阶的亲笔。写它的人未能做到的, 便留给后来人。

  元朗离去后, 褚春彦接任了翰林党党首的职位。这位经验丰富的老臣以怀柔之术安抚了党内的恐慌,并且协助唐挽重组了内阁。新内阁中, 东阁党占据了主要席位, 但如褚春彦、楚江这样的翰林党人, 也获得了重用。

  变法的车轮,需要每一位朝臣的推动。唐挽是一位有远见的领袖, 她主张“君子和而不同”, 要求两党搁置矛盾, 共谋发展,获得了朝廷上下的一致认可。一切都朝着她心中的方向向前推进,可总还是差一点。

  “老师。”

  楚江去而复返。唐挽望着他,问道:“怎么又回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