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2 / 3)
谢昭说道:“除了外商的订单之外,还要供给本地的市场和宫廷用度。所以我们的织造规模急需提升。”
唐挽点点头,道:“不能只重规模,更重要的是效率。土地就这么多,若都养了桑树,还如何种粮食呢?粮食自足是朝廷稳定的第一要务。要多想办法,在有限的土地上取得更多的收获。”
眼下虽然盛世太平,可朝廷却必须时刻做好开战的准备。什么都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只有粮食不行。国库的粮食必须自足。
“唐阁老说的是,”谢昭道,“此处还有一件宝物,想请唐阁老一观。”
唐挽挑眉:“什么宝物?”
谢昭含笑道:“能使丝绸产量翻倍的宝物。”
第191章
工坊的老板在前面带路, 引着唐挽和谢昭来到后堂。后堂内一应的红木家具, 装饰摆设清新雅致。老板命人煮上茶,请唐挽和谢昭小坐, 自己下去准备了。
“这位崔老板可不是一般的平头百姓。他的身上有举人的功名。”谢昭喝着茶, 向唐挽介绍道。
“哦?”唐挽挑眉,“那他为何不去参加会试?”
谢昭笑道:“我也曾问过他,大好的年华何不去求取功名。你道他说什么?”
“说什么?”
“功名如浮云,还是真金白银更实在些。”
唐挽哑然失笑。从来读书人都是重名而轻利, 即便心里爱财爱得紧,表面上也都要做出一副是金钱如粪土的样子。倒是少见如崔老板这样, 堂而皇之地将“利”字宣之于口的。
两人笑过一阵, 唐挽说道:“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崔老板能将自家产业经营得如此红火, 不给官府添麻烦不说, 还帮着养活了这么多工人,已是大善。”
↑返回顶部↑
唐挽点点头,道:“不能只重规模,更重要的是效率。土地就这么多,若都养了桑树,还如何种粮食呢?粮食自足是朝廷稳定的第一要务。要多想办法,在有限的土地上取得更多的收获。”
眼下虽然盛世太平,可朝廷却必须时刻做好开战的准备。什么都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只有粮食不行。国库的粮食必须自足。
“唐阁老说的是,”谢昭道,“此处还有一件宝物,想请唐阁老一观。”
唐挽挑眉:“什么宝物?”
谢昭含笑道:“能使丝绸产量翻倍的宝物。”
第191章
工坊的老板在前面带路, 引着唐挽和谢昭来到后堂。后堂内一应的红木家具, 装饰摆设清新雅致。老板命人煮上茶,请唐挽和谢昭小坐, 自己下去准备了。
“这位崔老板可不是一般的平头百姓。他的身上有举人的功名。”谢昭喝着茶, 向唐挽介绍道。
“哦?”唐挽挑眉,“那他为何不去参加会试?”
谢昭笑道:“我也曾问过他,大好的年华何不去求取功名。你道他说什么?”
“说什么?”
“功名如浮云,还是真金白银更实在些。”
唐挽哑然失笑。从来读书人都是重名而轻利, 即便心里爱财爱得紧,表面上也都要做出一副是金钱如粪土的样子。倒是少见如崔老板这样, 堂而皇之地将“利”字宣之于口的。
两人笑过一阵, 唐挽说道:“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崔老板能将自家产业经营得如此红火, 不给官府添麻烦不说, 还帮着养活了这么多工人,已是大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