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冯晋阳此次与农家名士徐先生同行,要在西北推广一种叫做红薯的作物。这红薯的秧苗是由南洋商人带来的,率先在福建传播开来,听说十分好种,且产量极大。如果能在北方推广,当能缓解每年南方漕运供粮的压力。

  唐挽手指点了点太阳穴,刚刚晨会上才说过的事,她竟真的忘了。

  “一时倒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唐挽道。

  元朗垂眸,含笑问道:“你替我走一趟如何?”

  “我?”唐挽一怔,“不行不行,我还要……”

  话就这么噎在了喉头。西北边事已平,会试也已经结束了。此时唐挽手头还真没有什么要紧事。

  元朗抬手,帮她正了正官帽,说道:“也不是非要让你辛苦。只是沈榆来信说,当地正在兴起一个新的儒家学派,与我们的主张十分契合。或许可以加以利用,帮助新法的推行。”

  新法最后的关键,没有一个坚实的理论支撑是做不到的。可开山立派又谈何容易?真正的名士大儒,可遇而不可求。若真有这样的大学者出现,纵使天涯海角,唐挽也要亲往拜见。

  “江南建区一直是翰林党人在主导。我过去,势必需要一个拿得出手的理由。”唐挽说道。

  元朗含笑道:“你入仕这么多年,还从未归乡省亲。从京城到柳州,正好路过浙江。”

  他竟连理由都替她想好了。唐挽双目微眯,道:“你这么着急赶我走,不会是要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吧?”

  元朗挑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还真让你说着了。我打算支开你,另外娶一位夫人。”

  “你敢!”唐挽伸手捏住他光洁的下巴,磨着牙说道,“等我回来了再收拾你。”

  元朗任由她掐着,眼底满是笑意。

  建成七年六月,东阁大学士唐挽请假,归乡省亲。因柳州路途遥远,吏部在原定的三个月回乡假外,又增加了一个月,以弥补路上的车马劳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