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宁弯弯热情的招呼。

  绿青脸一黑:“我还是把这瓜抱去灶房让刘大娘切了在端上来吧!”

  俩人一人一半抱着吃像个什么样子,这又不是平日里自己在家,绿青恨不能把宁弯弯的那一半也给抢走。

  无奈是给她使眼色她就当看不见,她也不好真上手。

  “哎呀,这样吃着才爽,快去,快去!”

  宁弯弯把那一半西瓜抢过来给了李稷,李稷双手抱着一半西瓜一脸的疑惑:“西瓜?”

  他知道南瓜,北瓜,就是不知道西瓜。

  “等你尝一口就知道了!”宁弯弯回答完了又问:“李伯伯,你怎么瞧着比前几年憔悴了许多,这许久也没见您,是家里发生什么事了吗?”

  宁弯弯说的这是委婉的,其实这李稷就是瞧着老了很多,两鬓的白发都十分的多了。

  李稷叹了一口气,这才把事情都跟她说了说。

  原来起因还在当年他卖给宁弯弯的那批棉种上。

  “胶州是西北苦寒之地,当年我运的那批棉种是朝廷派发到胶州让老百姓种植的,那时候还不像现在,朝廷推广什么农作物都是强制种植,那时候都是自愿为主,老百姓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玩意,不愿意种,上头的官员也不愿意麻烦,就私下里把棉种卖给了我们这样的商人,胶州的百姓不愿意种,可在更北边些的漠北等地这东西那时候却是已经有人种植,把棉种运到那边自然不愁销路,大家伙一起把钱赚了,那些官员也不用费心推广的事宜……”

  原本想着报上去说百姓不愿意种长期存放导致棉种坏掉就完事了。

  谁知道后来事发了,并且圣上还下了圣旨要严查,大批的官员因为此事落马,砍了不知道多少脑袋,他们这些同样参与了倒卖棉种的商人自然也跟着受了牵连,通通下狱。

  也是因为此事后来朝廷对于推广农作物不在用怀柔政策,都是定下硬性标准,比如推广红薯,一年各州要增加多少亩,秋天要增收多少斤都有硬性指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