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3 / 4)
“那就早点耕地,过两天我就让庄户们活动起来,别等回头误了时节!”
“打去年冬天雨水就少,我瞧着今年年景怕是不大好,咱今年要不要多种些黍子?”
清平县在大邙朝的位置偏北,粮食以黍子和栗米为主,产量极低,自是比不上江南水乡的富饶。
而宁家村多山地,就更是贫寒。
山上的土地都是砂石土壤,土地贫瘠不说,那排水性好的让人想哭。
连下一个月的雨都不带积水的,只要一放晴不用几天就干的透透的。
更悲剧的是明明十几里外的镇上就有条滋养着好几个州府的白沙河,却因为宁家村地势高而无法开渠引水。
只能看着别的村子种着肥沃的土地不说,还能随时灌溉不用看老天爷脸色而眼馋。
黍子就是大黄米,是这个时代北方的主食之一。
这东西耐干旱,更耐贫瘠,就是产量低。
而栗米就是小米,就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那个粟。
产量要高于黍子,却比黍子要娇养上一些,遇上雨水不大好的年景产量不稳定,只能种在宁家村为数不多的那些好地里面。
所以常氏才有这个提议。
宁怀运很犹豫,他们家现在就是表面上风光,内里乱七八糟的事都没脸为外人道。
能多收一些庄稼非常重要!
↑返回顶部↑
“打去年冬天雨水就少,我瞧着今年年景怕是不大好,咱今年要不要多种些黍子?”
清平县在大邙朝的位置偏北,粮食以黍子和栗米为主,产量极低,自是比不上江南水乡的富饶。
而宁家村多山地,就更是贫寒。
山上的土地都是砂石土壤,土地贫瘠不说,那排水性好的让人想哭。
连下一个月的雨都不带积水的,只要一放晴不用几天就干的透透的。
更悲剧的是明明十几里外的镇上就有条滋养着好几个州府的白沙河,却因为宁家村地势高而无法开渠引水。
只能看着别的村子种着肥沃的土地不说,还能随时灌溉不用看老天爷脸色而眼馋。
黍子就是大黄米,是这个时代北方的主食之一。
这东西耐干旱,更耐贫瘠,就是产量低。
而栗米就是小米,就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那个粟。
产量要高于黍子,却比黍子要娇养上一些,遇上雨水不大好的年景产量不稳定,只能种在宁家村为数不多的那些好地里面。
所以常氏才有这个提议。
宁怀运很犹豫,他们家现在就是表面上风光,内里乱七八糟的事都没脸为外人道。
能多收一些庄稼非常重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