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郭可贝帮着国企代建这么豪的写字楼,建成了就是地标性的广告,未来在杭城的项目源自然不必发愁。

  “其实那一个亿可能也会很快赚回来。”郭可贝继续说。

  庄算都听得目瞪口呆了:“你们帮人代建工程,都是辛苦费,怎么能那么快回款一个亿?”

  郭可贝解释道:“是这样,上次白特助提起那家古色古香的饭馆,在湿地公园边上那个地方。我特意去看了,还找了人家老板聊。那位老板也姓郭,是一位比我还小几岁的女老板,祖上几百年我们算本家。她一个女人白手起家能将门户支撑这么大,我知道了特别羡慕崇拜。

  她在长三角开了好几个类似的饭馆,下一步其实是想做高端精品酒店,苦于没有合适的地方。开酒店和开饭馆不同,她也清楚的。自己拿地建设酒店都不是她擅长的,她只是打算寻找合适的地方租下来,改建一下。可惜她需要的那种古色古香的大宅子本来就少,还需是她看上的位置,又能够得上酒店的建设规模,最重要是还肯一租租十年以上的,实在太难了。”

  庄算听到这里,心中若有所悟的望向白有贤。

  白有贤点点头,给了个肯定的眼神。这就是当初白有贤没告诉庄算的好消息,那时候双方只是初步洽谈,没有个章程条款。郭老板也还在犹豫,郭可贝就没有声张,只告诉了白有贤。白有贤本来就有金融和企业管理的知识储备,立刻给郭可贝支了几招。

  在杭城建设博物馆得了一块可以盖酒店的地,虽然不大也没有展示面,却在湿地公园大门附近,交通可达性很好。庄算提过要在那里建成一个主题精品酒店,可是选择什么主题,怎么规划经营一时都没有头绪。如今有郭老板这个诉求在,两厢融合之下,说不定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我和郭老板又聊了几次,看得出她很是为难没有合适的地方,而我们正缺一个酒店运营主体和懂这个行业的人。后来我就想不如干脆给人家量身定制一个仿古的酒店,按照她的需求设计。最后再租给她去经营,我们坐收租金便是。”郭可贝越讲越激动,

  “郭老板应该也是在调查我们公司的实力,她帝都的朋友有买了我们豪宅项目的,她对我们真材实料做精品的开发理念非常认同。白特助也给我支了几招,能让我们少一些前期投入,让郭老板那边也下点本钱,双方利益绑定在一起,免得我们一厢情愿盖好房子了,郭老板又找了别处地方。”

  白有贤接了话茬说道:“我给郭姐出了个主意,不如成立一个专门的项目公司,让郭老板不只是出设计需求,未来租赁我们的酒店那么简单。我建议从建设之初,就吸纳郭老板的一部分资金,合股开精品酒店公司,大家各展所长,将利益捆绑好。

  郭老板是聪明人,这事她立刻就明白了好处,她说近期会筹备好一个亿,等着和我们一起合股了。另外郭老板的朋友很多,长三角政商界里消息灵通,在杭城的旗舰店如果能做成功,这种模式我们可以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复制。专门挑山清水秀的地方,做这种主题精品酒店……”

  书中的时间节点,以酒店、乐园等为主题,涵盖商业加住宅的旅游地产项目,在国内才刚起步,在做项目的都是南方有外资背景的大地产商,项目位置选的也都是一线大城市,或者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地方。

  庄算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不过若是主题精品酒店扛旗拿地,后续弄点便宜住宅地,盖一些高端的住宅,这种模式的确是可以全国复制的。这条路如果走通了,最起码长三角区域公司不再是纸上谈兵。

  本来也打算让杭城分公司独立出去,庄算自然是不会拦着这种项目的发展。顺便他还将自己知道的那些有关旅游地产的圈地套路,以及要做就做精品的理念,地不用大宁缺毋滥诸如此类都灌输给大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