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让丫鬟们识字不坏的,益处大于弊处。”她沐浴在闲适的日光下,舒服地半眯着眼,困意涌了上来,不由困倦地说着,“再说,不会惯坏的,有嬷嬷呢。”

  “还有殿下呢。”

  她在热烈的日光笼罩下喃喃自语。

  第111章 阁老争执

  听说舒王殿下当了闲散王爷两年, 终于能拿到一个实职的,职位还不低。

  这事还要从刑部有个侍郎官运不济说起,考上进士年纪已经不小,当了没几年又连着三个丁忧, 好不容易服完丧, 自己莫名其妙大病一场, 落下病根,不到花甲之年遗憾退出官场, 官家还算给面子,让他表面风光的致仕回老家养老了。

  舒王殿下就是顶的这个职位, 能进入六部都算实权单位, 且刑部算执法单位,在六部更有分量。

  这个位置本来是庆延帝留给崇王的,位置好, 分量好, 上有能臣尚书顶着, 下有酷吏同僚办事, 能得到的名声和功绩不会差,正好可以给刚及冠的崇王刷脸,奈何分管刑部的阁老冉阁老, 名字叫冉温,别看名中带个温,性子却是强烈的。

  他倒也没有御史台要血溅朝堂的壮烈, 而是不紧不慢上了告老还乡的折子,态度不言而喻。

  ——崇王进,他走!

  冉温可是在政事堂中除范阁老外资历最老的,两人都是同年进士, 年纪相当,范阁老占了一个帝师的头衔,这才大了他一头,且他掌管刑部多年,雷厉风行,手段高超,甚至在任多年请了数不尽数的陈年旧案,在三法司中威望极高。

  为了崇王赶走他,这事不能善了,也是断了崇王的路。

  庆延帝再糊涂也不敢批下这个折子,连忙遣人问疾送药,把人强留在汴京中。最后思索数日,才把主意打到阁老中最年轻的的张阁老身上,户部虽然做不出什么功绩,但胜在有油水。

  等冉阁老的折子递到他案桌前,庆延帝随意扫了一眼折子,脸都黑了下来,手指紧紧捏着折子,深吸几口气,不得不耐着性子问道:“阁老怎么推荐了舒王,国子监还有不少待任的进士呢,年前还有一批述职的官员还未离开,都算是经验的官吏,选了他们,阁老也能舒心些。”

  大概是久待刑部这等鬼魅魍魉之地,冉阁老身上自带一身正气,就算现在他坐在下方,即使头发花白,依旧腰杆挺直,眼中清亮,坦坦荡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