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1 / 2)
薛姨妈恼他说话得罪薛宝钗,正要给他个教训。却见薛宝钗脸上血色全无,脸色苍白地追问:“你如何得知她住在潇湘馆的?你又是哪里得了她的诗词?她说的话,你何时听见的!”
薛姨妈还有些反应不过来,薛蟠却是有什么说什么,听到薛宝钗问,便自然而然地把贾宝玉给卖了。末了,还不忘补充道:“你们写的那些什么海棠诗,牡丹诗,桂花诗,菊花诗的,外头哪个人没瞧见过。宝玉还生怕你们名声不够大似的,把你们的诗词还誊了在扇面上,妹妹只怕没瞧过吧,那扇面上画了六七个美人儿,都是比着你们的姿容呢!”
“毁了,全毁了!”
第93章
薛家几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搬出了贾家, 贾母虽然一向对薛家都是淡淡的,可是见薛家忽然如此行事,心中也是十分的疑惑不解。忙叫了王熙凤来料理此事,又问王熙凤缘故。
王熙凤按着礼数送了薛姨妈一家子出了贾府,又仔细盘问了梨香院和蘅芜院中服侍的人, 众人把这几日的情形向王熙凤一一描述了, 王熙凤只笑道:“原是为这话, 回去了倒也好, 免得日后见了面反而有嫌隙。”
又想着贾母待薛家一向淡淡的, 何必在此事上面惹得贾母不快。因忖度着贾母定然不会为这等小事训斥贾宝玉, 便只向贾母笑道:“因薛家哥儿要谈亲事了,薛姨妈想着在咱们家到底是客居的, 便是想看人家日后娶亲也多有不便。如今把他们家在京城里的旧舍收拾了出来住着,也十分便宜。”
贾母闻言,也只点头道:“他家进京少说也有两三年了, 蟠哥儿也是到了娶妻的年纪, 我前儿还说起过,他家宝丫头也是个贤惠的人, 日后不知道谁家有福气得了去呢。”
王熙凤自是一番陪笑,心中却想到贾母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可没有要为宝玉娶宝钗为妻的意思。现下王夫人又是那般的光景, 想来先时传得满府皆知的“金玉良缘”也要没了。
正想着这事儿, 却又听外头有丫鬟挑了帘子进来笑吟吟地通禀说保龄侯夫人和忠靖侯夫人都来了。贾母听了忙叫请了进来, 原来来的正是史湘云的二婶母和三婶母, 史湘云自小也是在保龄侯夫人膝下教养的, 虽是婶母,却比亲娘还多花了好些心思。
贾母对这两个侄儿媳妇儿观感倒不差,知道她们一向勤俭持家。尤其是保龄侯夫人,偌大的一个保龄侯府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是个有些厉害手段的,出门也压得住场子,在家也教得好子女。这会儿见她一脸盈盈的笑容,也笑着道:“怎么今儿个有空来我这里呢?往日里你们府里也忙,竟不得闲来我这里坐坐。”
保龄侯夫人忙站起身笑道:“姑老太太这话说得可要羞臊死我们了,哪里是不想来呢,因着前几个月都忙着雯丫头的亲事,如今才好容易得了空儿,少不得要来求老太太一件事呢。”
贾母先是笑着问:“雯丫头已许了人家了?这我倒还未听说,你们一个个的如今也都瞒着我,打量着我人上了年纪,耳朵又不灵敏。怎么这样大的事儿也不叫人来告诉我知道,少不得雯丫头说起来还要怨我没给她添嫁妆呢。”
说得保龄侯夫人掩唇轻笑不止,“瞧姑老太太这话说得,不告诉您老知道,还不是怕您累着。原是嫁的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您也知道,雯丫头又是那样娴静的性子,老爷也说了,她那样的性子便是嫁了公门侯府只怕也难。如今嫁给的那户人家,一家子人口也简单,老爷看重那后生上进,所以把雯儿许给他家了。”
贾母一听这话,便知史湘雯嫁得乃是寒门士子,顿时便没了什么兴致。见保龄侯夫人仍旧满面含笑的样子,便又问她:“你方才说有事情要求我,什么事情,还劳动得你说出这话来?”
↑返回顶部↑
薛姨妈还有些反应不过来,薛蟠却是有什么说什么,听到薛宝钗问,便自然而然地把贾宝玉给卖了。末了,还不忘补充道:“你们写的那些什么海棠诗,牡丹诗,桂花诗,菊花诗的,外头哪个人没瞧见过。宝玉还生怕你们名声不够大似的,把你们的诗词还誊了在扇面上,妹妹只怕没瞧过吧,那扇面上画了六七个美人儿,都是比着你们的姿容呢!”
“毁了,全毁了!”
第93章
薛家几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搬出了贾家, 贾母虽然一向对薛家都是淡淡的,可是见薛家忽然如此行事,心中也是十分的疑惑不解。忙叫了王熙凤来料理此事,又问王熙凤缘故。
王熙凤按着礼数送了薛姨妈一家子出了贾府,又仔细盘问了梨香院和蘅芜院中服侍的人, 众人把这几日的情形向王熙凤一一描述了, 王熙凤只笑道:“原是为这话, 回去了倒也好, 免得日后见了面反而有嫌隙。”
又想着贾母待薛家一向淡淡的, 何必在此事上面惹得贾母不快。因忖度着贾母定然不会为这等小事训斥贾宝玉, 便只向贾母笑道:“因薛家哥儿要谈亲事了,薛姨妈想着在咱们家到底是客居的, 便是想看人家日后娶亲也多有不便。如今把他们家在京城里的旧舍收拾了出来住着,也十分便宜。”
贾母闻言,也只点头道:“他家进京少说也有两三年了, 蟠哥儿也是到了娶妻的年纪, 我前儿还说起过,他家宝丫头也是个贤惠的人, 日后不知道谁家有福气得了去呢。”
王熙凤自是一番陪笑,心中却想到贾母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可没有要为宝玉娶宝钗为妻的意思。现下王夫人又是那般的光景, 想来先时传得满府皆知的“金玉良缘”也要没了。
正想着这事儿, 却又听外头有丫鬟挑了帘子进来笑吟吟地通禀说保龄侯夫人和忠靖侯夫人都来了。贾母听了忙叫请了进来, 原来来的正是史湘云的二婶母和三婶母, 史湘云自小也是在保龄侯夫人膝下教养的, 虽是婶母,却比亲娘还多花了好些心思。
贾母对这两个侄儿媳妇儿观感倒不差,知道她们一向勤俭持家。尤其是保龄侯夫人,偌大的一个保龄侯府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是个有些厉害手段的,出门也压得住场子,在家也教得好子女。这会儿见她一脸盈盈的笑容,也笑着道:“怎么今儿个有空来我这里呢?往日里你们府里也忙,竟不得闲来我这里坐坐。”
保龄侯夫人忙站起身笑道:“姑老太太这话说得可要羞臊死我们了,哪里是不想来呢,因着前几个月都忙着雯丫头的亲事,如今才好容易得了空儿,少不得要来求老太太一件事呢。”
贾母先是笑着问:“雯丫头已许了人家了?这我倒还未听说,你们一个个的如今也都瞒着我,打量着我人上了年纪,耳朵又不灵敏。怎么这样大的事儿也不叫人来告诉我知道,少不得雯丫头说起来还要怨我没给她添嫁妆呢。”
说得保龄侯夫人掩唇轻笑不止,“瞧姑老太太这话说得,不告诉您老知道,还不是怕您累着。原是嫁的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您也知道,雯丫头又是那样娴静的性子,老爷也说了,她那样的性子便是嫁了公门侯府只怕也难。如今嫁给的那户人家,一家子人口也简单,老爷看重那后生上进,所以把雯儿许给他家了。”
贾母一听这话,便知史湘雯嫁得乃是寒门士子,顿时便没了什么兴致。见保龄侯夫人仍旧满面含笑的样子,便又问她:“你方才说有事情要求我,什么事情,还劳动得你说出这话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