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5 / 7)
再过段日子,新鲜人参采回来,钱佩英一点不怀疑,她闺女敢将上百年的人参叼嘴里。
在宋茯苓在小厨房煎松茸时,大门外挂的铃铛叮叮当当响起。
没一会儿就有妇女进来报,十五道沟村来送山货了。
钱佩英戴帷帽急忙跟着出去。
眼下,会宁县下面九十多个村庄都知道县里收山货。
老百姓们自发的上山采摘黑木耳,采蘑菇,都给摘好晒好,蘑菇按照品类分好。然后以村为单位,用牲口给运到钱佩英这里上秤。
钱佩英会核对检查后记账,半个月一结账,将银钱结算给送货的村代表。
这些来县里的村代表回头再给乡亲们分发。
各村的里正很积极,不是为挣差价糊弄百姓,在宋福生这里也不存在这种情况。
宋知县在下发通知时就写明榛蘑多少文钱一斤收,猴头菇多少钱,松茸木耳多少钱之类的,怕老百姓们不识字,他派去贴通知的衙役全是识字的,咣咣敲锣念给老百姓听。
各村的里正很积极,是为争先进村,为政绩,为奖金,为得在知县大人那里挂上好名。
尤其是那些毫无特产的村庄,没人参不收蜜,山货再比不过别人可完啦。
年底,知县大人说要召开大会,到时再见,现在不用拜访。
而且会上要公开各村副业收入,倒数三名会被点名批评。前三会以县衙名义给奖励,县老爷还会请吃饭。
钱佩英出现,运山货的民夫们早早就低下头跪地:“夫人。”
↑返回顶部↑
在宋茯苓在小厨房煎松茸时,大门外挂的铃铛叮叮当当响起。
没一会儿就有妇女进来报,十五道沟村来送山货了。
钱佩英戴帷帽急忙跟着出去。
眼下,会宁县下面九十多个村庄都知道县里收山货。
老百姓们自发的上山采摘黑木耳,采蘑菇,都给摘好晒好,蘑菇按照品类分好。然后以村为单位,用牲口给运到钱佩英这里上秤。
钱佩英会核对检查后记账,半个月一结账,将银钱结算给送货的村代表。
这些来县里的村代表回头再给乡亲们分发。
各村的里正很积极,不是为挣差价糊弄百姓,在宋福生这里也不存在这种情况。
宋知县在下发通知时就写明榛蘑多少文钱一斤收,猴头菇多少钱,松茸木耳多少钱之类的,怕老百姓们不识字,他派去贴通知的衙役全是识字的,咣咣敲锣念给老百姓听。
各村的里正很积极,是为争先进村,为政绩,为奖金,为得在知县大人那里挂上好名。
尤其是那些毫无特产的村庄,没人参不收蜜,山货再比不过别人可完啦。
年底,知县大人说要召开大会,到时再见,现在不用拜访。
而且会上要公开各村副业收入,倒数三名会被点名批评。前三会以县衙名义给奖励,县老爷还会请吃饭。
钱佩英出现,运山货的民夫们早早就低下头跪地:“夫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