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3)
月空下,一红一青的身影消失在空气中。
开乾二十八年年初,皇帝驾崩,太子琉渊继位,改年号为天宁,后世之人称其为景帝。新皇登基后励精图治,广纳谏言,亲贤臣远小人,政绩赫赫,为天下百姓所赞颂。
天宁元年,大将军韩煜大婚,迎娶秋瑾,景帝亲自前去贺喜,并赐了金玉良缘玉璧一对。
天宁二年,景帝实行均田制,将田地平等分给农民,调节绢税,鼓励农耕与养蚕制丝。同时大力发扬商业,准许本国商人与别国的商业贸易,国内大量丝织品与瓷器往外输出,同时从国外运进大量真金白银。
国富民强的盛况在景帝时期演绎得淋漓尽致。
天宁三年,景帝前去京城东郊狩猎,途中路过一座开满了彼岸花的山。长在阴间地府的花并不为凡人所知,就连尝百草的老药师也不曾说得出这花的名。
后有人将此花命名为赤玉,这座开满赤玉的山因花而得名赤玉。赤玉山出了彼岸花便再无其他的植被,且这满山的彼岸花一年四季都开得这般妖艳。其他草木的种子在即便有再好的养肥,也不会发芽。
景帝看着眼前开满红花的山,心中酸意蔓延四肢百骸,蔓延到眼眶时,清明的视线被泪水模糊。清风拂过,一片彼岸花的花瓣飘来,打在他的眉心,景帝从眉心取下那片花瓣,放在眼前仔细端详。这花的颜色鲜红似血,不禁想起那檀木盒子里邢鬼的羽翼。
景帝问旁人:“这山为何只开一种花?”
旁侧的官员答道:“回皇上,听闻这山四年前还长各式草木,只是四年前一场大火烧了山后,便只开这一种花。”
“哦,还有这等奇事。”景帝道,婆娑的泪眼看着这开满彼岸花的山,心中酸意更甚,却找不出为何。
天宁四年,景帝喜得龙子,举国欢庆。所谓的龙子不过是过继的侄儿,乃庆阳王的第三子。景帝登基后清心寡欲,后宫之中只有皇后羽姬一人,文武百官多次进谏劝说填充后宫一事,景帝借政务繁忙推脱。
天宁五年,蕲国边境游牧民族叛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蕲国边境两座城池,景帝命大将军韩煜出征镇压叛军。
大将军韩煜骁勇善战,智谋双全,半年之内便平定了边境的叛乱,收回城池之余还为大蕲开疆拓土。从此,蕲国大将军韩煜威名远播,边境相邻国闻风丧胆,不敢在对大蕲有半点不敬。
天宁九年,景帝修订大蕲律法,废除酷刑。同年,景帝在全国厉行节俭,令百姓休养生息。
↑返回顶部↑
开乾二十八年年初,皇帝驾崩,太子琉渊继位,改年号为天宁,后世之人称其为景帝。新皇登基后励精图治,广纳谏言,亲贤臣远小人,政绩赫赫,为天下百姓所赞颂。
天宁元年,大将军韩煜大婚,迎娶秋瑾,景帝亲自前去贺喜,并赐了金玉良缘玉璧一对。
天宁二年,景帝实行均田制,将田地平等分给农民,调节绢税,鼓励农耕与养蚕制丝。同时大力发扬商业,准许本国商人与别国的商业贸易,国内大量丝织品与瓷器往外输出,同时从国外运进大量真金白银。
国富民强的盛况在景帝时期演绎得淋漓尽致。
天宁三年,景帝前去京城东郊狩猎,途中路过一座开满了彼岸花的山。长在阴间地府的花并不为凡人所知,就连尝百草的老药师也不曾说得出这花的名。
后有人将此花命名为赤玉,这座开满赤玉的山因花而得名赤玉。赤玉山出了彼岸花便再无其他的植被,且这满山的彼岸花一年四季都开得这般妖艳。其他草木的种子在即便有再好的养肥,也不会发芽。
景帝看着眼前开满红花的山,心中酸意蔓延四肢百骸,蔓延到眼眶时,清明的视线被泪水模糊。清风拂过,一片彼岸花的花瓣飘来,打在他的眉心,景帝从眉心取下那片花瓣,放在眼前仔细端详。这花的颜色鲜红似血,不禁想起那檀木盒子里邢鬼的羽翼。
景帝问旁人:“这山为何只开一种花?”
旁侧的官员答道:“回皇上,听闻这山四年前还长各式草木,只是四年前一场大火烧了山后,便只开这一种花。”
“哦,还有这等奇事。”景帝道,婆娑的泪眼看着这开满彼岸花的山,心中酸意更甚,却找不出为何。
天宁四年,景帝喜得龙子,举国欢庆。所谓的龙子不过是过继的侄儿,乃庆阳王的第三子。景帝登基后清心寡欲,后宫之中只有皇后羽姬一人,文武百官多次进谏劝说填充后宫一事,景帝借政务繁忙推脱。
天宁五年,蕲国边境游牧民族叛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蕲国边境两座城池,景帝命大将军韩煜出征镇压叛军。
大将军韩煜骁勇善战,智谋双全,半年之内便平定了边境的叛乱,收回城池之余还为大蕲开疆拓土。从此,蕲国大将军韩煜威名远播,边境相邻国闻风丧胆,不敢在对大蕲有半点不敬。
天宁九年,景帝修订大蕲律法,废除酷刑。同年,景帝在全国厉行节俭,令百姓休养生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