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隆庆帝若地下有知,估计气得棺材板都盖不住了。

  冯保暗暗告诫自己:宁可得罪皇后,也不要得罪贵妃,这个女人一旦发起狠来,杀人诛心不见血啊!

  六月初十,十岁太子继位,年号万历。

  十岁的万历帝登基,封李贵妃慈圣太后,封陈皇后为仁圣太后,两宫并尊。

  因万历帝年纪太小了,慈圣李太后李九宝搬到了乾清宫,一切政事都为小皇帝代为打理,大明帝国的皇权其实掌握在李九宝手中。

  每天李九宝都要万历帝去慈宁宫给陈太后请安,风雨无阻,两个太后相处融洽,情同姐妹,一起维护着后宫的平静。

  高拱正要以后宫不得干政为理由,发动党羽将李九宝从乾清宫里赶走,李九宝先下手为强,干掉了高拱。

  六月十六,万历皇帝登基仅仅六天,高拱入内阁办事,刚刚进宫,就被锦衣卫控制住了,汪大夏守在东华门,命人关闭宫门,将高拱的车驾团团围住。

  高拱大怒:“汪大夏!我是内阁首辅,你区区一个锦衣卫镇抚使敢挡我的路?”

  汪大夏说道:“我封慈圣太后懿旨,守住东华门,任何人不得擅动。”

  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拿着圣旨出来说道:“传仁圣太后、慈圣太后懿旨,皇帝圣旨,今有大学士高拱,专权揽政,把朝廷威福都强夺自专,不许皇帝主管,不知他要何为?我母子三人惊惧不宁,高拱便着回籍闲住,不许停留!”

  高拱听了,当即面如死灰,汗如雨下,趴伏在地,久久不能起来,还是内阁张居正命侍卫将他扶到马车上休息。

  圣旨说“不许停留”,就是立刻驱除出京的意思,回家匆匆收拾行李,次日一早就在锦衣卫的监督下,直接送到老家。

  高拱一走,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冯保和李九宝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三人推行新政,大明步入中兴之年。

  李九宝知恩图报,掌控权柄之后,给陆家平反,赐回部分财物,陆绎陆彩从铁岭回来了,陆缨官复原职,成为锦衣卫指挥佥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