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2 / 2)
几个太医依次诊脉,诊了脉之后直接被请走,到另一个地方去写诊断结果,傻眼之余,看这情况,太医们心里就更没谱了,鬼知道这些贵人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不过扶脉的时候就更细心了,恨不能把八福晋任何一点小毛病都给摸出来,甚至还斗胆看了八福晋的舌苔。
胤禛很满意的点点头,这就是他给额娘出的主意,免得这些太医互相商量之后,让最后的结果不是他们想知道的那方面的,在接触了张道人这样的医士之后,胤禛总算是知道了,他以前被太医糊弄的有多惨了。
等六位太医都诊完了脉被引着换了地方去写诊断书,等待的时候,不仅当事人频频往门口的方向看,就是对结果各种好奇的娘娘福晋们也是有点按捺不住。
第152章
当多位太医给贵人看病, 不被允许商量统一思想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呢?如果都是高手, 那结论应该是大差不差,基本保持一致的,如果水平参差不平,诊治同一个人, 出来的结果各个不同,那就尴尬了。
这六位太医给八福晋诊治过后, 单独写症状, 在不需要考虑他人意见的情况下,脑子是绝对清明的, 因为他们也不受其他人干扰了,不受干扰了,身在太医院,作为一个医官, 必须要先是官,接着才是医,在平时的时候能和稀泥就和稀泥, 平稳度过推卸责任那绝对是一把手, 现在这情况就不同了。
在有对比的情况下, 哪一个太医都绝不会承认自己技不如人的, 为了证明自己的厉害,在皇上一言不合就让他们给人看诊,却不说明想要知道什么的情况下,那是使出了所有的本领, 就是为了显得自己比其他人高明一些,那结果自然也是细致到了恨不能八福晋一天吃几碗饭、有没有打嗝、有没有做梦都写出来——其实就脉相看来,他们也有所猜测,但是这在皇家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他们是不敢直言的,也就只能隐晦点写了,这隐晦还不能太隐晦,不怕不知道,就怕要的就是这个啊!
当康熙皇帝看到六份全都是厚厚一沓的纸后,第一想法是这群太医给自己看诊的时候不会是在糊弄自己吧,总是三言两语的功夫就说清楚了,看看这个,这差距也太大了!
带着这种心情往下看,就看到了这些各种脉相的各种推论,其细致过程让康熙皇帝都知道左右手的寸关尺各代表了什么部位哪个脏腑,怎么传导了——就是找想要的内容有点麻烦,而这种情况还不是个例,六个太医交上来的东西全是如此。 ↑返回顶部↑
胤禛很满意的点点头,这就是他给额娘出的主意,免得这些太医互相商量之后,让最后的结果不是他们想知道的那方面的,在接触了张道人这样的医士之后,胤禛总算是知道了,他以前被太医糊弄的有多惨了。
等六位太医都诊完了脉被引着换了地方去写诊断书,等待的时候,不仅当事人频频往门口的方向看,就是对结果各种好奇的娘娘福晋们也是有点按捺不住。
第152章
当多位太医给贵人看病, 不被允许商量统一思想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呢?如果都是高手, 那结论应该是大差不差,基本保持一致的,如果水平参差不平,诊治同一个人, 出来的结果各个不同,那就尴尬了。
这六位太医给八福晋诊治过后, 单独写症状, 在不需要考虑他人意见的情况下,脑子是绝对清明的, 因为他们也不受其他人干扰了,不受干扰了,身在太医院,作为一个医官, 必须要先是官,接着才是医,在平时的时候能和稀泥就和稀泥, 平稳度过推卸责任那绝对是一把手, 现在这情况就不同了。
在有对比的情况下, 哪一个太医都绝不会承认自己技不如人的, 为了证明自己的厉害,在皇上一言不合就让他们给人看诊,却不说明想要知道什么的情况下,那是使出了所有的本领, 就是为了显得自己比其他人高明一些,那结果自然也是细致到了恨不能八福晋一天吃几碗饭、有没有打嗝、有没有做梦都写出来——其实就脉相看来,他们也有所猜测,但是这在皇家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他们是不敢直言的,也就只能隐晦点写了,这隐晦还不能太隐晦,不怕不知道,就怕要的就是这个啊!
当康熙皇帝看到六份全都是厚厚一沓的纸后,第一想法是这群太医给自己看诊的时候不会是在糊弄自己吧,总是三言两语的功夫就说清楚了,看看这个,这差距也太大了!
带着这种心情往下看,就看到了这些各种脉相的各种推论,其细致过程让康熙皇帝都知道左右手的寸关尺各代表了什么部位哪个脏腑,怎么传导了——就是找想要的内容有点麻烦,而这种情况还不是个例,六个太医交上来的东西全是如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