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1 / 2)
皇上清楚这些吗?胤禛不敢猜测。
胤禛最后只呈上了一本《南山集》,他甚至专门找了戴名世让他写了撰写《南山集》的初衷, 看着这老头直言不讳的写要作为一个‘信史’,还死也不改。
胤禛只能也写了一篇,把他相识戴名世的过程详细写了下来,还专门对戴名世的品德加以褒扬——他这辈子除了拍过他家老爷子的马屁之外,还真没这么费劲的夸过人好吗?尤其是戴名世这个老头,那脾气是又硬又倔,还言之灼灼的说什么皇上是个明君,绝不会因言而降罪。
作为从小到大伴君伴虎几十年最有发言资格的人,胤禛对这个老头的天真报以‘呵呵’,然后就直接把戴老头这话给写到他的上书里面了。
把两篇上书写好封好,再把《南山集》用盒子包好,看了眼还觉得自己的书能被皇上看到而兴奋不已的戴名世,转身亲自把两份折子和一个盒子放到一起递到了梁九功手中。
胤禛把东西送了上去,简直是坐立不安的等了好些日子,就连他捅上去的福建灾荒后续他都没顾得上去关注,至于搜集太子一党的罪证什么的更是敷衍了事。
在几天之后才接到皇上微服出巡到了翰林院,然后和一个叫戴名世的老头子谈了半天话,甚至被戴名世说得哑口无言,气哼哼的回了宫,过了两天又去继续辩论(吵架)的消息,据说两人还对当今皇上的政绩造成的影响好好的掰扯了好几天,戴名世那几天可是把康熙皇帝给夸的就差说他是千古一帝了,那溢于言表的佩服之情,唉!
就是后来戴老头子不知遮掩的说康熙皇帝南巡太过奢靡,花费太过,应该把这笔银子用来修黄河,不过,康熙皇帝竟然少有的没对这事加以反驳,保持了沉默。
胤禛那提着的一颗心瞬间放下,万分感谢皇阿玛那一年的殿试北巡还没回来,没在京城就代表着两个人没碰过面,简直是大幸!并感叹,一个倔老头拍起马屁来还真是狠!
经过太子废了又立一事,胤禛对他们家老爷子也有那么点深入了解,任何惹到老爷子的事,老爷子训斥也好打骂也好,只要不存在心里,那就是小事。
而即使是芝麻绿豆大点的事,一旦老爷子把事情自己放在心里暗戳戳的琢磨了,也会变成大事,那就坏了,绝对是要憋大招。
现在这样,胤禛相信,就是让老爷子动手把戴名世咔嚓了,老爷子还不一定忍心呢!毕竟也不是谁都有那个福分能和皇上吵架的。
世间之事往往就是这样,要看时机,要看方法。
御史赵申乔在远远的确认了和戴名世高谈阔论的是皇上之后,就默默地把家里面的弹劾奏章给压了箱底,想了想又翻出来,找了个火盆一把火烧掉。
戴名世不知道曾经有一场弥天大祸差点光临了他,他也正在家里抹汗呢。
↑返回顶部↑
胤禛最后只呈上了一本《南山集》,他甚至专门找了戴名世让他写了撰写《南山集》的初衷, 看着这老头直言不讳的写要作为一个‘信史’,还死也不改。
胤禛只能也写了一篇,把他相识戴名世的过程详细写了下来,还专门对戴名世的品德加以褒扬——他这辈子除了拍过他家老爷子的马屁之外,还真没这么费劲的夸过人好吗?尤其是戴名世这个老头,那脾气是又硬又倔,还言之灼灼的说什么皇上是个明君,绝不会因言而降罪。
作为从小到大伴君伴虎几十年最有发言资格的人,胤禛对这个老头的天真报以‘呵呵’,然后就直接把戴老头这话给写到他的上书里面了。
把两篇上书写好封好,再把《南山集》用盒子包好,看了眼还觉得自己的书能被皇上看到而兴奋不已的戴名世,转身亲自把两份折子和一个盒子放到一起递到了梁九功手中。
胤禛把东西送了上去,简直是坐立不安的等了好些日子,就连他捅上去的福建灾荒后续他都没顾得上去关注,至于搜集太子一党的罪证什么的更是敷衍了事。
在几天之后才接到皇上微服出巡到了翰林院,然后和一个叫戴名世的老头子谈了半天话,甚至被戴名世说得哑口无言,气哼哼的回了宫,过了两天又去继续辩论(吵架)的消息,据说两人还对当今皇上的政绩造成的影响好好的掰扯了好几天,戴名世那几天可是把康熙皇帝给夸的就差说他是千古一帝了,那溢于言表的佩服之情,唉!
就是后来戴老头子不知遮掩的说康熙皇帝南巡太过奢靡,花费太过,应该把这笔银子用来修黄河,不过,康熙皇帝竟然少有的没对这事加以反驳,保持了沉默。
胤禛那提着的一颗心瞬间放下,万分感谢皇阿玛那一年的殿试北巡还没回来,没在京城就代表着两个人没碰过面,简直是大幸!并感叹,一个倔老头拍起马屁来还真是狠!
经过太子废了又立一事,胤禛对他们家老爷子也有那么点深入了解,任何惹到老爷子的事,老爷子训斥也好打骂也好,只要不存在心里,那就是小事。
而即使是芝麻绿豆大点的事,一旦老爷子把事情自己放在心里暗戳戳的琢磨了,也会变成大事,那就坏了,绝对是要憋大招。
现在这样,胤禛相信,就是让老爷子动手把戴名世咔嚓了,老爷子还不一定忍心呢!毕竟也不是谁都有那个福分能和皇上吵架的。
世间之事往往就是这样,要看时机,要看方法。
御史赵申乔在远远的确认了和戴名世高谈阔论的是皇上之后,就默默地把家里面的弹劾奏章给压了箱底,想了想又翻出来,找了个火盆一把火烧掉。
戴名世不知道曾经有一场弥天大祸差点光临了他,他也正在家里抹汗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