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宫里自从孝庄太皇太后去世之后,和皇帝只有稀薄的亲缘关系的皇太后不管事,和皇帝有养育情分的苏麻喇姑同样不管事,宫里现在皇贵妃可以很认真地说,她在宫里虽然不能说说一不二,也能算得上是想办什么事只要不是太过都办的了。

  这一次她想做的事,虽然说起来是事关后宫,但事实上更是事关前朝,自从顺治皇帝和自己的母亲孝庄太后闹别扭立了个后宫不得干政的牌子,涉及前朝之事,后宫之人就只能打擦边球一样的关联一下,像上个皇后钮钴禄氏那样,涉及自己的父亲上书,然后合乎皇帝心意,然后成了皇后的终究只能是个例。

  对于这一次皇贵妃想要办得事情而言,皇贵妃有自信康熙皇帝会愿意做,但是,很多事情都是要天时地利人和人和缺一不可的,皇贵妃之所以迟迟不提,就是为了等一个不会失败的时机。

  而这个时机在沙俄派遣的使团来大清之后,终于到来了。

  这个时候,离签订《尼布楚条约》也才两年的时间,噶尔丹依然生龙活虎的活跃着,皇贵妃觉得自己的这个表哥不管表面上对这个使团如何欢迎,心中绝对不怎么喜欢这个使团,毕竟噶尔丹那么大的势力是怎么来的?说来说去,怎么说,都绕不开沙俄的挑拨。

  对于沙俄这个不是这里找事就是那里找事的邻居,康熙帝自然不会那么喜欢,尤其是噶尔丹还整天在蹦跶的情况下,这简直是在时刻提醒他,他拿沙俄这个罪魁祸首没办法的无奈事实。

  说实话,要是早点想到这一点的话,这个最好的时机应该是上一年容妃马佳氏的女儿出嫁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衮的时候,不过,博尔济吉特氏本身就是太皇太后的娘家,同时也是太皇太后几个女儿的出嫁之地,这么一想,那个时候不知道才是最好的。

  看到沙俄就想到噶尔丹,对于康熙皇帝是很自然的事,在这个时候,皇贵妃提起了茉雅琪的以后,提起了嫁出去的荣宪公主,提到了以后要给茉雅琪找一个什么样的额驸。

  康熙皇帝想到几个女儿,想想广阔的草原,再想想可能的一听把女儿嫁到蒙古就哭的后宫嫔妃,也是头疼不已。

  皇贵妃亲自给康熙奉了茶,“表哥,我有个想法,不仅可以让咱们大清和漠南漠北联系的更紧密,还不至于让我这个做额娘的以后为可能远嫁的茉雅琪时刻担心。”

  康熙皇帝看向自己的这个一向守本分的表妹,他这个表妹自进宫以来,从来都是谨小慎微,虽然不是一点岔子没出,但是却从不曾出过任何大的失误,看她这么谨慎,这个想法看来有不少时间了。

  “表妹说来听听。”康熙皇帝这样说,代表着他同意先以表哥的身份听一下,然后,再看是否以皇帝的身份接受不接受——这一点,也是皇贵妃在宫里生活这么久和皇帝关系良好不生矛盾的小窍门了。

  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允许,皇贵妃就把办一个皇家书院,让蒙古贵族的孩子和皇家的孩子们去读书互相熟悉的事情说了。

  皇贵妃看了看康熙帝的脸色,确定没有什么不愿意的苗头,就继续说了,“我一个身在后宫的,也没什么太大的主意,看荣宪就知道,以后的公主还是要嫁到蒙古的居多,咱们的女儿,总归是其中身份最高的,我想把她留下,都不敢起这个心思,所以啊,就扯了个联系蒙古王公的大旗,就想看看茉雅琪以后嫁的人,能不能被托付,会不会对咱们的茉雅琪好。”

  康熙皇帝伸手指扣了扣桌子,“咱们的茉雅琪谁敢欺负,你这一腔慈母之心,就喜欢瞎想,不过这一次大旗扯得不错,给我了一个长久保证蒙古安定的思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