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1 / 3)
一席话字字句句皆落地有声,把向来伶牙俐齿的皇帝陛下竟说愣了,他低眉垂眸良久,抬眼看了看瑟瑟,一句话没说,默默抬起笔开始勾画籍簿上的人名。
这一画不打紧,一张纸笺上竟有大半都是沈昭安插进来的人,浓墨疏疏密密,占了大半壁江山,瞧上去壮观极了。
瑟瑟看罢,没忍住,又踢了沈昭一脚。
不过她虽然姿态高高,对被监视一事甚为抵触,倒没有真的把沈昭安插进来的这些宫人都撵出去。
沈昭那混蛋虽然心肠黑,但说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一来,她们来路正,足够忠心;二来,又都得力。钰康刚刚出生,又被立储,朝野内外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留她们在身边,终归可靠些。
叶落秋尽,长安内外飘起了雪,宫阙楼阁在皎然大雪中淡淡浮起一个轮廓,举目望去,素寡一片,唯有檐下红梅夭艳浓丽。
自钰康出生,沈昭在下朝后就种在了尚阳殿,南北往来的奏折直接从凤阁送到后宫,沈昭更理直气壮地占了瑟瑟的书案和席榻,一边奋笔疾书批着奏折,一边不时抬头看一看瑟瑟。
瑟瑟留心着奏疏,发现除了边关的军报,便是来自雍州的奏折最多。
起初沈昭都是极轻松又欣慰,总在瑟瑟跟前夸赞钟毓多么得力,多么不畏强权,敢替百姓伸张正义,将赈灾钱粮运用得如何恰当,甚至还派了官员前去褒奖。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瑟瑟注意到,每当沈昭翻开来自雍州的奏折,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额间的纹络越皱越深,好像镌着万千忧虑与愁绪,总也舒展不开。
瑟瑟忧心朝政,刚担心在雍州一同赈灾的温玄宁,便趁着给沈昭递茶,随口问了句:“雍州还好吧。”
“好。”沈昭的声音甚是飘忽,目光微微泛空,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瑟瑟愈加焦急,又问:“那既然好,你看见奏折为何会是这副表情?”
沈昭默了一会儿,道:“钟毓向我请旨,要处置雍州的地方官和前头那些中饱私囊的赈灾官员。”
↑返回顶部↑
这一画不打紧,一张纸笺上竟有大半都是沈昭安插进来的人,浓墨疏疏密密,占了大半壁江山,瞧上去壮观极了。
瑟瑟看罢,没忍住,又踢了沈昭一脚。
不过她虽然姿态高高,对被监视一事甚为抵触,倒没有真的把沈昭安插进来的这些宫人都撵出去。
沈昭那混蛋虽然心肠黑,但说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一来,她们来路正,足够忠心;二来,又都得力。钰康刚刚出生,又被立储,朝野内外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留她们在身边,终归可靠些。
叶落秋尽,长安内外飘起了雪,宫阙楼阁在皎然大雪中淡淡浮起一个轮廓,举目望去,素寡一片,唯有檐下红梅夭艳浓丽。
自钰康出生,沈昭在下朝后就种在了尚阳殿,南北往来的奏折直接从凤阁送到后宫,沈昭更理直气壮地占了瑟瑟的书案和席榻,一边奋笔疾书批着奏折,一边不时抬头看一看瑟瑟。
瑟瑟留心着奏疏,发现除了边关的军报,便是来自雍州的奏折最多。
起初沈昭都是极轻松又欣慰,总在瑟瑟跟前夸赞钟毓多么得力,多么不畏强权,敢替百姓伸张正义,将赈灾钱粮运用得如何恰当,甚至还派了官员前去褒奖。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瑟瑟注意到,每当沈昭翻开来自雍州的奏折,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额间的纹络越皱越深,好像镌着万千忧虑与愁绪,总也舒展不开。
瑟瑟忧心朝政,刚担心在雍州一同赈灾的温玄宁,便趁着给沈昭递茶,随口问了句:“雍州还好吧。”
“好。”沈昭的声音甚是飘忽,目光微微泛空,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瑟瑟愈加焦急,又问:“那既然好,你看见奏折为何会是这副表情?”
沈昭默了一会儿,道:“钟毓向我请旨,要处置雍州的地方官和前头那些中饱私囊的赈灾官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