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2 / 2)
“臣知错。”李善长只能深拜认错,朱元璋这才挪开了停在他身上的目光,转而看向刘基:“就快要到秋收的时候了,你与李善长今年今年努力的成果马上可就要能看见了,多督促着些下面的官吏,这可是明年需用上的军粮,半点差错都不能出。”
刘基早知李善长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李善长毕竟不曾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过,不像他早就在从前元朝官场上便已经摸清楚了路数。李善长陡然做了这个文官统率,却又做不到放下乡土观念,迟早会引火烧身。
他之所以一直对李善长只避让,不敌对也不合作也是因为他清楚帝王心思,没法与同事和睦共处的官员帝王不能重用,但抱团了的官员更会让帝王心有忌惮。
李善长唯一的善终只能是自请还乡——在他耗尽朱元璋对他的那点情分之前。
刘基心中叹气,面上却是一五一十地向朱元璋说起了为了应对秋收各郡县的安排。
直到散朝群臣散去,李善长依然躬腰长拜。
第六十三章
第一日去国子监, 姜妍心中忐忑,为了要讲习的课程准备了两日, 又在当日特意提前了半个时辰出发, 想着自己第一个到也能体现出自己认真的态度,即便课上有什么讲的不好也不会叫学生。
哪知她到的时候,教室中五十个座位已经满满当当地全部坐了学生了,一个个都正襟危坐着,手上拿了书本, 神思却不知游离到哪里去了。听到开门的动静,他们齐齐向门口望来,可视线刚刚触及姜妍立刻便又抽离,像是排练过了似的,一起垂下了头。
姜妍抬步迈进教室的脚顿住了,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低头望了望自己的穿着,又偏脸看向站在一旁的国子监陈祭酒:“我今天是不是有哪里不妥?”
你在这里就已经很不妥了。
陈祭酒心中有苦说不出,他不敢对朱元璋的决定有微词, 但改了授课方式也就罢了,空降皇后这样一尊大神到国子监, 他们还要不要好好读书授课了。
他们接了消息手忙脚乱了好一会儿,不知到底该如何应对姜妍,最后还是听了刘基的意见——皇后是国母,姜妍既要授课,他们这些学子摆出聆听自己母亲教诲的恭敬样子就行了。
陈祭酒的心思转了转, 面上却是半丝不露,只是依然用谦卑的笑容向姜妍道:“皇后娘娘自然没有不妥,学子们只是有些紧张罢了,您只照常讲习便可。” ↑返回顶部↑
刘基早知李善长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李善长毕竟不曾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过,不像他早就在从前元朝官场上便已经摸清楚了路数。李善长陡然做了这个文官统率,却又做不到放下乡土观念,迟早会引火烧身。
他之所以一直对李善长只避让,不敌对也不合作也是因为他清楚帝王心思,没法与同事和睦共处的官员帝王不能重用,但抱团了的官员更会让帝王心有忌惮。
李善长唯一的善终只能是自请还乡——在他耗尽朱元璋对他的那点情分之前。
刘基心中叹气,面上却是一五一十地向朱元璋说起了为了应对秋收各郡县的安排。
直到散朝群臣散去,李善长依然躬腰长拜。
第六十三章
第一日去国子监, 姜妍心中忐忑,为了要讲习的课程准备了两日, 又在当日特意提前了半个时辰出发, 想着自己第一个到也能体现出自己认真的态度,即便课上有什么讲的不好也不会叫学生。
哪知她到的时候,教室中五十个座位已经满满当当地全部坐了学生了,一个个都正襟危坐着,手上拿了书本, 神思却不知游离到哪里去了。听到开门的动静,他们齐齐向门口望来,可视线刚刚触及姜妍立刻便又抽离,像是排练过了似的,一起垂下了头。
姜妍抬步迈进教室的脚顿住了,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低头望了望自己的穿着,又偏脸看向站在一旁的国子监陈祭酒:“我今天是不是有哪里不妥?”
你在这里就已经很不妥了。
陈祭酒心中有苦说不出,他不敢对朱元璋的决定有微词, 但改了授课方式也就罢了,空降皇后这样一尊大神到国子监, 他们还要不要好好读书授课了。
他们接了消息手忙脚乱了好一会儿,不知到底该如何应对姜妍,最后还是听了刘基的意见——皇后是国母,姜妍既要授课,他们这些学子摆出聆听自己母亲教诲的恭敬样子就行了。
陈祭酒的心思转了转, 面上却是半丝不露,只是依然用谦卑的笑容向姜妍道:“皇后娘娘自然没有不妥,学子们只是有些紧张罢了,您只照常讲习便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