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这般为沈万三考虑,不料沈万三却玩出了这样的把戏, 要说不恼是不可能的:“他这么大张旗鼓, 怕是到了我的地盘上后, 想要我敲锣打鼓地去迎接他吧。”

  李善长听了这话颇有些幸灾乐祸地看向刘基——沈万三是刘基推荐的, 干出不妥帖的事情刘基也是需要担责任的。

  从前能与朱元璋在政事上讨论一二的只有李善长自己, 顶多偶尔会有徐达插嘴说说, 旁的文士都被派去先做些文书的工作了,根本无人能与李善长相较。现在忽然来了个刘基, 刚到便是青云直上进了议事大帐, 实在没法叫他心甘。

  刘基虽然也为沈万三做出来的事儿而心下叹气,但既然是他推举的人,怎么样他也是要开口说话的:“他此举倒也不是全无益处。”

  李善长以为他是硬撑着要扯些理由,刚要刺他几句便被朱元璋轻轻摇头制止了:“刘基, 你说说他这么做能有什么益处?”

  “是。”朱元璋给了他一个机会继续说下去,好歹说明朱元璋并没有因为沈万三的事儿就一定要来责备自己:“将军既然是要募兵,自然是得到商人私兵越多越好。沈万三原本在商人中名声就最大,有他这一路做例宣传,怕是不久便有更多的商人携私兵而来求将军一诺。”

  李善长被他所说一梗,忽然不知道怎么反驳,见朱元璋也点头赞同刘基的话,只能略有些不甘地微微垂了头不再针对刘基,只是心下对刘基的不满更多了些。

  朱元璋的眼神似是无意地飘到了李善长身上。

  他这次之所以把刘基直接拔到可以议政的地步,理由之一便是李善长。李善长作为他身边的第一谋士太久了,渐渐对下便倨傲了起来,让朱元璋有些看不过眼。他又是个极有地域意识的人,朱元璋把选拔人才的权限分了一些给他,李善长便一力拔擢濠州同乡人。这些人感谢李善长的提拔培养也聚拢在了李善长身边,竟逐渐形成了党派一样的组织,叫朱元璋不安,必须敲打李善长看看。

  刚好又有刘基的出现。李善长从前不过是个乡中推举的里中,刘基却是正经考了功名得了官职的,高出了李善长一截。且刘基是处州人,朱元璋身边多是濠州人,刘基难以融入他们。而他陡然可以议政,李善长就会针对他,刘基能够依赖的只有朱元璋的看重,为了保全自然会不断地出谋划策。

  这大约是朱元璋第一次使用驭臣制衡之术。武将往往耿直,互相之间难起矛盾,文士们却会因着文人相轻的心思闹出乱子,也会因着理念相同而聚众抱团。这两者朱元璋都不想看到。

  “只是他这么做到底不合我的心意。刘基,他既然是你推荐的,这事便由你私下里提醒他。我不会因着他富裕就刻意针对他,但他如果想要投入我这边,平日里也得知道收敛,否则我也不会轻纵了他。”

  刘基听了这才放下提着的心,若朱元璋不将不满表现出来,他才要怕朱元璋心中记恨。有些话摆在明面上了,之后便不会再追究了。

  他骨子里文人清

  高也是看不太上行商的沈万三的,又因他受了朱元璋这一番压迫,等见到沈万三时自然不会再对他有什么亲近之语,只把话挑明了说了也就成了,一个商人他也不用留面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