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2 / 2)
见汤和脸色有些发青,李善长也意识到自己怕是说错了话,但话已说出去收不回来了,他也就只能散去了自己脸上的笑意看向他人道:“无论如何,咱们都不能露出着急的模样。我们原本就没有什么好急的,即便不向张士诚出兵,咱们也没有损失,该急的是张士诚的那些弟兄。将军已经收了元朝探子那边的消息,这些日子李察罕统合了周边的所有地主武装,一共十二万人要攻打张士诚。”
他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若是像咱们当初预想的那样只李察罕手下的七万人,张士诚的四万人虽不能取胜,靠着城墙之坚,守住地盘还是有可能的。但十二万人,他们只有被碾压的份儿,唯有向我们求援发兵才有生机。因此,无论他们说什么做什么,我们知道他们心中着急就是了。”
“若是他们被逼急了向元军投降了呢?”徐达考虑了一会儿,说出了这样一个可能性,大多数
人还是看重性命的,比起打一场无望的仗,宁愿把性命交在敌人手上苟且偷生一阵,如果自己这边不尽心,说不定张士诚就会走这条路。
到时候他们可就没有抗击元军的屏障了,还得面对元军豢养的一条狗,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他们还没有这个本钱。”听他这么问,李善长笑得眼都弯了起来:“建立起了新政权就仿佛是在元朝朝廷心腹之地插进了一根刺。若是他们有刀子的锐利,元军说不定愿意把他们当刀子收用一阵对付其他起义军。但它们还只是一根刺,起不了多大的用处,偏偏又扎疼了元朝朝廷的心,这种东西只有被拔除摧毁的结局。”
徐达若有所思地点了头。
他是听明白了李善长地言下之意,这一仗他们得维持张士诚这个政权的存在,却不必太过用心。在这一仗中消耗些他们的实力,让张士诚不会有机会发展成一把刀子回头转而攻击朱元璋这边才是硬道理。
只是这话李善长也不好当着许多人说出来,和徐达对视一眼知道他明白了自己的心思便好了。现在朱元璋最信任的便是徐达,之后肯定也是徐达带兵去救援张士诚,只要徐达知道此役要伤张士诚元气便可以了。军中军略由徐达去发,士兵们也会感激徐达叫他们不必拼命的心思的。
另一边,张士德也端正了自己的神色,把他伪装出来的跋扈一并丢开了,也不愿意进候客厅,就站在院子里顶着太阳,面色阴沉着与朱元璋对峙着。朱元璋面带浅笑,还吩咐着下人替张士德搬了把椅子让他坐下,自己也就坐在椅子上等张士德说话。 ↑返回顶部↑
他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若是像咱们当初预想的那样只李察罕手下的七万人,张士诚的四万人虽不能取胜,靠着城墙之坚,守住地盘还是有可能的。但十二万人,他们只有被碾压的份儿,唯有向我们求援发兵才有生机。因此,无论他们说什么做什么,我们知道他们心中着急就是了。”
“若是他们被逼急了向元军投降了呢?”徐达考虑了一会儿,说出了这样一个可能性,大多数
人还是看重性命的,比起打一场无望的仗,宁愿把性命交在敌人手上苟且偷生一阵,如果自己这边不尽心,说不定张士诚就会走这条路。
到时候他们可就没有抗击元军的屏障了,还得面对元军豢养的一条狗,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他们还没有这个本钱。”听他这么问,李善长笑得眼都弯了起来:“建立起了新政权就仿佛是在元朝朝廷心腹之地插进了一根刺。若是他们有刀子的锐利,元军说不定愿意把他们当刀子收用一阵对付其他起义军。但它们还只是一根刺,起不了多大的用处,偏偏又扎疼了元朝朝廷的心,这种东西只有被拔除摧毁的结局。”
徐达若有所思地点了头。
他是听明白了李善长地言下之意,这一仗他们得维持张士诚这个政权的存在,却不必太过用心。在这一仗中消耗些他们的实力,让张士诚不会有机会发展成一把刀子回头转而攻击朱元璋这边才是硬道理。
只是这话李善长也不好当着许多人说出来,和徐达对视一眼知道他明白了自己的心思便好了。现在朱元璋最信任的便是徐达,之后肯定也是徐达带兵去救援张士诚,只要徐达知道此役要伤张士诚元气便可以了。军中军略由徐达去发,士兵们也会感激徐达叫他们不必拼命的心思的。
另一边,张士德也端正了自己的神色,把他伪装出来的跋扈一并丢开了,也不愿意进候客厅,就站在院子里顶着太阳,面色阴沉着与朱元璋对峙着。朱元璋面带浅笑,还吩咐着下人替张士德搬了把椅子让他坐下,自己也就坐在椅子上等张士德说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