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此朱重八在庙里就很少说话了,旁人只觉得他呆愣,并没有太多时间再关注他。而他每日干完自己的活就回自己的房间,让姜妍将自己知道的知识都教给他。他就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着这些知识,偶尔姜妍提出些惊世骇俗的观点他也不会阻止她,只是默默听着然后举一反三地提问。

  渐渐姜妍回答起他的问题就开始费劲了,朱重八的脑子转得太快,姜妍有些跟不上他的思路。朱重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遇到没想明白的问题就先记录下来,自己再引些典故故事和姜妍讨论争辩。到最后他想明白了问题,姜妍也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可庙里的余粮也渐渐不够了,荒年里庙里租出去的田收回来的租子也不大够养活这么多的和尚。而朱重八这样在庙里没什么关系网也没有师父照顾的小沙弥就是第一批应该被赶出去化缘的了。

  说是化缘,其实就是乞讨。住持看在朱重八在庙里待了两个月的一点情分上,给了他一双结实的草鞋和两个粗粮大饼,就这么打发他走掉了。

  朱重八站在香樟庙外的阶梯上很久,又想起了站在这里笑骂自己的小师兄,再也不会有人催促着他赶紧打扫赶紧阶梯上的灰尘了。他又最后看了一眼香樟庙的牌匾,不再留恋地揣着用来化缘的灰陶碗离开了这个地方。

  第十章

  既然是乞讨就得靠人施舍,濠州地界受灾严重,因着大旱与瘟疫,人人都自顾不暇,朱重八若是还留在濠州界内怕是难以保命,因此和姜妍探讨了一番之后,他决定先向南行,往庐州去。

  只是如今哪里都不好过,庐江虽说没有遭受濠州一样的大旱与瘟疫,但严苛的赋税也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更因为庐江与濠州临近的缘故,不少濠州的难民纷纷逃来了庐江。庐江本县的民众原本还因着怜悯对难民多有照顾,但随着难民数量越来越多,他们不堪其扰,整日大闭门户拒绝接济这些苦痛的难民。庐江本县的县衙也是贴出告示,责令非本县的民众必须尽快离开庐江回归户籍,若不听从,一旦被发现就会实行抓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