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桥的出现,大大促进和江南江北之间的交流,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大桥两边都汇聚成了两个繁华的江边小镇。

  可见其作用。

  **

  义学从元熙九年起,便不再无偿招手义学学子。

  只因百姓安居乐业,田地里的粮食只要够勤快,一年的收成下来减去自家要吃的和只有半成的赋税,剩下的卖掉足够家里一年所需还有结余。

  城里因为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多出来的岗位足够每个没有田地的百姓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

  若是读书认字,或是有一门手艺,轻轻松松就能养活自己甚至是一家人。

  如此一来,哪还有上不起学堂的孩子。

  但就算进学堂要花钱,父母也乐意把自家的孩子送进去。

  只因着这些年间,他们看得清清楚楚,这识字和不识字,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不识字,哪怕工钱足够,也只能干体力活,被人管着。

  识字,工钱多就不用说了,干的也是只费脑子的脑子的活,还能管着别人。

  这般一对比,又何必心疼进学堂画的那点银子。

  等到孩子从学堂出来,轻轻松松不久把银子给赚回来了吗?

  当然学堂的考核如此一来也更严格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