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2 / 2)
指尖有风拂过留下的余温,宛如一股不知名的劲儿附着在自己手上。像以往一样,将力道靠在永远不会离开和背叛自己的人的身上,抬起的眼中有一丝湿润,不是脆弱,而是一种感激,一种无可名状的暖充斥她的神经,只得感谢还有人陪自己看这一切。
高杉依旧在殷希耳边说着什么,或许是第一次见时的事儿,或许是走过来的回忆与感慨,风儿吹散了许多东西,那些话传不到别人耳里,只有两人听的亲切。
殷洛看着这样宁静的画面,瞥了一眼一旁巫马手里端着的为殷希量身定做的龙袍,不愿打扰二人的温馨,带着一眼期待的看着自己的巫马又回了宫里。或许现在的皇姐,才是最幸福的吧。
第106章 chapter106
八月,小暑已过,大暑未到,却也是烈阳高照,铺满了整个郝国大地。夏雨骤然而至,来的粗狂,也来的迅猛,却是戛然而止。初三的当天,受着雨的影响,原本炎热的天,也凉爽了许多。
新帝登基,这是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虽然京城遭受了一场血的洗礼,但这位郝国心中威望颇高的长公主终于登上帝位,即使是女子,却也依然招来万人朝拜。
从清晨起,大将军和中郎将以及国公就分别带了几千羽林卫在各门恭候。郝国的登基仪式繁琐复杂,新帝乘坐高头大马从东南西三处门经过,巡视完后从北门一路进入京城。
街上,是羽林卫的骑兵营,前面是手持诏令的左相范蒿,后面是一众文武百官,一路护送着新帝巡视各个地方。路边围满了前来围观与恭祝的百姓,他们手里抱着孩子,或是还需用的材料,见长公主的驾坐到来,便主动跪下行礼。
即使这烧的漆黑的街道打理后依旧有破损还未修复的地方,但所有的兵队都走的极为庄严稳重,有百姓抬头望向长公主的位置,那明黄用玉蚕丝修的五爪龙爬满了整个龙袍的肩背,显得威严又不可一世。披在长公主稍显瘦弱的身上不显得格格不入,反而填了一抹孤傲。
而最令人瞩目之一的,便是她身边的人,那位世人口里颇为传奇的人物,公主的驸马,新帝的男后,高山。
随着殷槃与殷开势力的覆灭,有关于大驸马曾经的谣言都不攻自破,即使曾经有大驸马刺杀长公主的消息,也都被藏做秘密,无人提及。殷希不愿意高山一辈子做个躲躲藏藏的人,因此,她派人在茶楼里买通了所有说书人,让他们流传大驸马为救国而忍辱负重,主动背上骂名让长公主心无所挂,一心为国,除掉后患的故事。故事本是很简单便能说完的,但令殷希都意外的是,或许这个故事版本就更加有撰头,这些个说书人硬生生的将大驸马描述成了为救过国家,不惜生命,远走并州与敌人对抗。为救妻子,不惜名义的伟大英雄和丈夫。于是,故事一传二,二传三,三传百,没过多久,吸引了无数妇人与书生的喜爱,他们将大驸马和长公主的故事编做戏曲或是小说书籍,顿时引起京城百姓对大驸马的向往与崇敬。 ↑返回顶部↑
高杉依旧在殷希耳边说着什么,或许是第一次见时的事儿,或许是走过来的回忆与感慨,风儿吹散了许多东西,那些话传不到别人耳里,只有两人听的亲切。
殷洛看着这样宁静的画面,瞥了一眼一旁巫马手里端着的为殷希量身定做的龙袍,不愿打扰二人的温馨,带着一眼期待的看着自己的巫马又回了宫里。或许现在的皇姐,才是最幸福的吧。
第106章 chapter106
八月,小暑已过,大暑未到,却也是烈阳高照,铺满了整个郝国大地。夏雨骤然而至,来的粗狂,也来的迅猛,却是戛然而止。初三的当天,受着雨的影响,原本炎热的天,也凉爽了许多。
新帝登基,这是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虽然京城遭受了一场血的洗礼,但这位郝国心中威望颇高的长公主终于登上帝位,即使是女子,却也依然招来万人朝拜。
从清晨起,大将军和中郎将以及国公就分别带了几千羽林卫在各门恭候。郝国的登基仪式繁琐复杂,新帝乘坐高头大马从东南西三处门经过,巡视完后从北门一路进入京城。
街上,是羽林卫的骑兵营,前面是手持诏令的左相范蒿,后面是一众文武百官,一路护送着新帝巡视各个地方。路边围满了前来围观与恭祝的百姓,他们手里抱着孩子,或是还需用的材料,见长公主的驾坐到来,便主动跪下行礼。
即使这烧的漆黑的街道打理后依旧有破损还未修复的地方,但所有的兵队都走的极为庄严稳重,有百姓抬头望向长公主的位置,那明黄用玉蚕丝修的五爪龙爬满了整个龙袍的肩背,显得威严又不可一世。披在长公主稍显瘦弱的身上不显得格格不入,反而填了一抹孤傲。
而最令人瞩目之一的,便是她身边的人,那位世人口里颇为传奇的人物,公主的驸马,新帝的男后,高山。
随着殷槃与殷开势力的覆灭,有关于大驸马曾经的谣言都不攻自破,即使曾经有大驸马刺杀长公主的消息,也都被藏做秘密,无人提及。殷希不愿意高山一辈子做个躲躲藏藏的人,因此,她派人在茶楼里买通了所有说书人,让他们流传大驸马为救国而忍辱负重,主动背上骂名让长公主心无所挂,一心为国,除掉后患的故事。故事本是很简单便能说完的,但令殷希都意外的是,或许这个故事版本就更加有撰头,这些个说书人硬生生的将大驸马描述成了为救过国家,不惜生命,远走并州与敌人对抗。为救妻子,不惜名义的伟大英雄和丈夫。于是,故事一传二,二传三,三传百,没过多久,吸引了无数妇人与书生的喜爱,他们将大驸马和长公主的故事编做戏曲或是小说书籍,顿时引起京城百姓对大驸马的向往与崇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