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2 / 3)
苏蘅想要起身行跪拜之礼,却被王玄同拦下。
今上才结束与太后的对话,脸上有掩盖不住的疲惫之色。但面对苏蘅,他保持着温和慈爱的语调,问道:“蘅儿,可好些了?”言语中有浓浓的关怀。
苏蘅低垂臻首,恭敬地回答:“回官家,臣女好多了。”
王玄同侍立一旁,瞥见今上的神色因苏蘅的恭敬礼数而有一瞬的黯淡。今上仍然是柔和的面色,却略有沉默。
王玄同立刻道:“郡君何必如此客气,您与官家,都是一家人。”他着意强调了“一家人”几个字。
王玄同说罢,今上这才微笑,缓缓道,“我听驸马和叔夜说,蘅儿似乎很喜欢读话本里的故事。”
苏蘅点点头,道了声“是”。她不再多言,只等今上将要说的话说完。
今上徐徐开口,“我亦有个故事想要同蘅儿说。”
很简单的故事。
十七年前,有户人家的家主出于不得已的原因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姊姊抚养。
这原因说起来有两点,一则是因为家主当时年少掌家,实在无暇分神照料孩子;二则是因为这孩子的母亲被家中恶人所害,这年幼的孩子若回家,无异于将她置于险境中。
及至这孩子长大,家主才将恶人除尽,每每看到自己的孩子心中便酸楚难言。他现在想要认回这孩子,却不知道这孩子愿不愿意叫他一声“爹爹”?
问出最后一句话时,今上眼中有殷殷的期冀,只是那“爹爹”两个字有少许颤动的尾音,透露出他心中的忧虑。
苏蘅是聪明的人,在这个故事说道一半时,她便想起了许多事情:出嫁的前夜,康阳道“蘅儿,我们身上流着一半相同的血脉”;今上不顾群臣的反对,封她为郡主;吴婕妤说的小鱼青玉佩;还有适才她疑心自己听错了的那句“扶起公主”……
苏蘅抬头。
↑返回顶部↑
今上才结束与太后的对话,脸上有掩盖不住的疲惫之色。但面对苏蘅,他保持着温和慈爱的语调,问道:“蘅儿,可好些了?”言语中有浓浓的关怀。
苏蘅低垂臻首,恭敬地回答:“回官家,臣女好多了。”
王玄同侍立一旁,瞥见今上的神色因苏蘅的恭敬礼数而有一瞬的黯淡。今上仍然是柔和的面色,却略有沉默。
王玄同立刻道:“郡君何必如此客气,您与官家,都是一家人。”他着意强调了“一家人”几个字。
王玄同说罢,今上这才微笑,缓缓道,“我听驸马和叔夜说,蘅儿似乎很喜欢读话本里的故事。”
苏蘅点点头,道了声“是”。她不再多言,只等今上将要说的话说完。
今上徐徐开口,“我亦有个故事想要同蘅儿说。”
很简单的故事。
十七年前,有户人家的家主出于不得已的原因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姊姊抚养。
这原因说起来有两点,一则是因为家主当时年少掌家,实在无暇分神照料孩子;二则是因为这孩子的母亲被家中恶人所害,这年幼的孩子若回家,无异于将她置于险境中。
及至这孩子长大,家主才将恶人除尽,每每看到自己的孩子心中便酸楚难言。他现在想要认回这孩子,却不知道这孩子愿不愿意叫他一声“爹爹”?
问出最后一句话时,今上眼中有殷殷的期冀,只是那“爹爹”两个字有少许颤动的尾音,透露出他心中的忧虑。
苏蘅是聪明的人,在这个故事说道一半时,她便想起了许多事情:出嫁的前夜,康阳道“蘅儿,我们身上流着一半相同的血脉”;今上不顾群臣的反对,封她为郡主;吴婕妤说的小鱼青玉佩;还有适才她疑心自己听错了的那句“扶起公主”……
苏蘅抬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