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蘅接过,道了声谢。

  薛恪踌躇,终于还是说出来,“你不想问,我为何会认识秦先生么?”

  出乎意料的,苏蘅摇了摇头。

  她的微笑明冽,“我不想。”

  也许是怕自己的拒绝显得过于坚定,有些违反人之常情,她又赶忙恳然补充:“往事浩渺如烟,桩桩件件,我自己见过什么人,做过什么事,都记不得了。旁人的事,我更无从置喙,因此也不必知道。”

  一个人要忍住好奇是很难的,除非自己也身怀秘密。恰如苏蘅。

  她的意思很委婉,但也很明确:我不问你,你亦不要问我。

  薛恪想起那日同岳父苏璋留在宫中一道与官家议事。事毕出了宫门,一路上苏璋絮絮说了许多关于苏蘅之事,从前的娇蛮任性,到一场大病后的洒脱自得,再到她在家宴上劝慰宽解自己的明慧练达。

  最后苏璋道:“女郎中,慧敏狡黠者无如蘅儿;纵是有胸中有丘壑之人,亦少有她那份通脱怡然。”

  他原本以为这样高的评价是来自于苏璋作为一个父亲对自家女儿的厚爱,现下见苏蘅如此,仿佛明白了那句“通脱怡然”是什么意思。

  她不是不知世故,而是知世故后却选择不世故。

  前后想通了,薛恪便了然,想起苏蘅平日里格外留心的那些吃吃喝喝,那些听起来离经叛道细细想来却不无道理的俏皮话:她乐意把自己的聪慧藏在家常光景里,不显山不露水地让自己活得最舒服。

  几乎是第一次,薛恪正视这桩由今上所赐的、曾今两个人都抗拒的婚姻:它给自己带来的,远比他所能想象的要更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