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国朝的三甲原本须外放几年,期满回京才入翰林院。但因明年的大庆典,处处抽调人手修编各类文档典籍,今年官家破例便选了十位进士先入翰林院,待庆典结束后再补外放之空缺。

  作为本届三甲之一,薛恪早封了翰林院修编一职,自然在这钦点的十人中。

  汴梁乃是京畿重地,天子脚下,能够中选不用外放,大家自然是喜不自胜。

  若是在朝中作出一番功绩,也许几年之后也不用再去外地为官,岂非大大增加了青云直上的可能性?

  唯薛恪不语。

  若是外放,倒还能避开苏蘅。

  现在这样,每到旬休或节日不用上朝当值的日子,他再无早起离去的理由。

  两人在这偌大的府苑里对坐时,她并不知道他的心事。去年春天的恶事于她仿佛一场云烟,吹散了,就过去了。

  偏偏她无处不在。

  薛恪静默地听着隔壁的哄笑打闹声。人间喧腾热闹的快乐,与他无关。

  苏蘅的声音隔过渺渺夜风传来,清脆天真。

  她一本正经地回答阿罗的问题:“人家说,‘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可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如果我不摘它,那么它只有抱香死于枝头,零落成泥碾作尘的份儿,来年夏天谁还会记得这儿有一朵开得最大的玫瑰呢?”

  薛恪默然,她说的竟然有几分道理。

  可马上,她狡黠而玩世不恭的声音又传来,“所以啊,把它做成糕点,变成了玫瑰饼吃进肚子,我们就会记得它。这可是一桩善事,薛恪怎么会生气呢——再则,”

  苏蘅声音带着浓厚笑意,薛恪仿佛能看到那张眉眼弯弯的笑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