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今日,她先是在吃条把鱼的间隙便能想出一套精妙周全的评定方法,后又三言两语轻易地点开了双亲廿余年未解的心结,极聪敏极剔透,却令人费解。

  苏蘅见苏璞一说,双亲的眼神也追过来看她,目光徐徐,似有同样的困惑。她便知道自她病愈,这问题也在他们心中盘桓了许久。

  幸好,苏蘅也早就想好了应答的对策,她可从来没有指望能在这一家子聪明人面前蒙混过关。

  作者有话要说:  ①: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以米价换算,一贯钱大约相当于今天的160元,六贯钱是六两银子也就大约是今天的1000元左右,这个人均吃饭标准在百姓中已经是比较高的了。(有钱人当然能吃更贵的。

  ②:《清明上河图》是宋徽宗时期的画作。从严谨的角度讲,是不应该出现在文中这条时间线上的。但我实在想不到和它一样的描写市民繁华生活的画卷了,就当这条时间线上也有个人叫张择端,也画了这幅千古名作吧。小小bug,追更的小天使见谅~

  第10章 梅干菜烧饼

  苏蘅酌字酌句把心中编好的答案说出来。

  “我年少时不懂事,不懂得侍奉父母,敬爱兄姊。不仅爱四处玩闹,犯下许多过错,还叫父亲母亲日夜为我忧心,实在惭愧。”

  “不过在外游历其间,结交了不少见识广博的朋友,尝得不少美食,我有心记下,只盼有一日可以亲自奉与双亲。只不过我技艺不精,空口侃侃而已,真要做起来,始终不得其法。譬如除夜的羹肴,是请了张掌事帮忙才得以完成,你们与其夸我做得好,不如夸张掌事技艺精湛。至于评定一事,也是偶然听朋友说起,有心记下来而已……”

  她这一番话也是前后编了许久,在心中改了又改才得出的标准答案。现下说出口,室内半晌无声。

  苏蘅不由一阵心慌,难道是自己谦虚过头,他们都不相信吗?

  她本来声音琅琅,越说到后面越安静,她的声音也便渐渐小下去。

  抬头看去,却见一片安静祥和的气氛中,室内无论主仆,目光全部汇聚于她一人身上。

  苏璋与康阳的眼神灼灼有光,混合着浓浓的赞许、欣慰和一副“早知吾儿终成大器,为父为母见之不晚”的感动,活活就像贾母和王夫人看见了主动学习四书五经发誓要高中状元的贾宝玉。

  康阳虽然是养母,但却比她的亲爹苏璋还欣慰。她眼中感慨万千,良久缓缓道:“好蘅儿,好孩子……也不算我教坏了你……”语气中似有哽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