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省院的托班划分, 大原则是3个月到2周岁。但又不是严格按月份划分的。有的孩子已经会走了, 哪怕只有十个月, 也可以去托二班。但有的十四个月了,还走不稳,一碰一个跟头,继续在托一班了。

  这次发病的孩子都是托一班那些会爬的。公共卫生那边和检验科把目光集中在这些孩子的玩具上。会爬的孩子一般会逮着东西就往嘴里塞,什么都啃是这十一个已经发病孩子的共同特征。

  舒院长负责公卫和检验科那边相关的工作。而傅院长和关岚就留在儿科协助。吴主任见他俩来帮忙, 立即不客气地去值班室睡觉去了。

  昨晚一夜没睡, 又忙乎了半上午,他顶不住了。

  *

  王大夫抱着女儿去做心脏彩超。结果很不乐观。孩子不仅有动脉导管未闭,还有少量的房室返流。

  儿外科柳主任看了检查报告, 安慰王大夫说:“你闺女这都是小问题。等她这次病好了, 你要着急的话, 咱们就早点儿做手术。不过我的意见是观察。或许明年的这时候,她这点儿小毛病,随着发育还自然而愈了呢。”

  柳主任又给王大夫讲了一遍动脉导管闭合时间问题。

  “多数是半年以内关闭。但是延迟半年也不算什么大事儿。你别看小姑娘比标准体重轻了一公斤就着急。这个跟身高 还有父母遗传都有关。你们两口子都不胖,孩子又是刚会爬的时候,这时候比6个月之前的时候会瘦些。”

  柳主任的安慰并没有解了王大夫的心焦。因为那俩高烧的孩子,在有母亲抱着安慰之后,也可能是人家到底大了几个月,过了中午,体温开始下降。而他们家宝珠的体温,始终在接近40度的地方徘徊。

  快中午的时候,那些孩子里开始有咳嗽的了。而宝珠不仅咳嗽,而且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呼吸科主任关岚把宝珠转到监护室,并给她小流量吸氧。

  汪秋云抱着扎了头皮针输液的女儿,眼泪一滴滴地往下落。

  关岚就安慰他们夫妻:“把孩子转到监护室,免得在大病室再发生细菌感染。她自己一个屋,想睡的时候,屋子里安静,她也能睡得好一些。”

  院里和儿科能做的,就是提前给免疫球蛋白做支持治疗了。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