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想到李敏今早就能把初稿交出来,但他仔细地看了一遍后,发现只有极个别的地方做个简单的修改就可以投稿了。于是他掏出红笔认真地改起来。

  而李敏之所以能这么快地交上初稿,源于她随身携带的便签本和工作笔记——那上面关于这个患儿的事情,记录得比病历还详尽。这个患儿在手术前,李主任 梁主任 儿科吴主任以及胡主任,都有针对该患儿CT片和病情的讨论 分析。当然初稿上陈文强的会诊分析 以及后来他对这个患儿做术后查房时,他对李敏的那些指点等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陈文强越看越满意,然后他对护士长交代一声去院办了。他带着患儿的X光片子 还有术前术后的CT片,去找院办的打字员,看着她将这份修改后的初稿打印出来,自己将几份片子复印了 且在其上用红笔将重要位置圈住了做了注释,然后才满意地去医务科登记 盖章,装入带有医院名称的信封,直接发给神经外科杂志。

  相信自己这些补充,加上这份病例报告术前的详尽分析 术后有效治疗的记录,能够让这篇文章顺利得以刊登。

  *

  手术室里,李主任站在主刀的位置,信心满满地稳妥向前推进食管癌的手术进程;梁主任作为助手的配合让李主任如虎添翼;至于李敏终于站回了她该站的位置——拉钩。其实拉钩也用不到她,从自动拉钩撑开第六肋间的弧形切口 切开胸膜后,她就插不上手 改为参观手术了。

  胸科手术真的让个子矮的人真伤不起啊。手术间最高的踏脚凳被李主任站了,她从隔壁搬来的那个被梁主任站了,两个次高的踏脚凳摞在一起,她还只能顺着摆放——算了,远远地看着吧。真要把踏脚凳踩翻了 扑到手术台上,那会闯出大祸的。

  开胸呢。

  《外科学》的教材上只有对食管癌只有简单的三页介绍,是图文并茂 也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但对具体的外科手术治疗,那就真是一言带过,吝啬得只给了四行字。

  而梁主任还笑着怂恿李主任:“你看咱倆在这忙乎的够呛,咱们李大夫却看的发闷,不如让她给你讲讲食管癌的发病原因吧。”

  “好啊。小李,给我念叨念叨。反正年底你也得参加考试的。先来病因分布 病理分型吧。”

  李敏只好老实地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国食管癌因地区的不同发病原因也不同。总的来说男子发病率高于女性,北方多与南方,常见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流行病学调查北方发病率约在7/10万,与热食 饮酒 吃酸菜 进食快有关。

  河南省有一县的发病率最高在67-130/10万之间,是与饮食中酸菜感染霉菌有关。太行山的发病率偏高,与土壤和饮水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钼缺乏有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