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汴梁这会作为大宋都城的消息还没有传开,房价地价都还是战乱过后普通城镇没有涨起来的价格,他这些钱绝对够置办一份富贵传家的厚实家业了。

  不过他不准备太明目张胆,贪得无厌,从皇上特地叮嘱让他不要外传就知道这个消息,知道的人绝对不多。被派出去抄家的队伍,因为已经得了个肥差,这个便宜肯定就占不到了。毕竟皇上虽然对属下很大方,却也是个很会把握分寸,赏赐都给的很适度的上司。

  除了他以外,应该就只有郭敬忠这个少有外快的亲卫统领了。阮青山觉得与其明目张胆的乱买一气,让人猜到端倪,还不如趁着机会找个理由实现一下自己的大计。

  玻璃?玻璃不行!这东西短时间内只能是奢侈品,搂钱虽然是一把好手,但他现在并不怎么缺钱,没必要惹人忌讳,弄出一个对民生帮助不大的东西。

  □□?□□这东西其实一直都有,但一直被拿来做烟花用了,根本没有找对方向。还是等时机成熟提醒几句,让皇家自己研究的好。只要找对了方向坚持下去以这个世界汉族的科技基础,民族智慧,用不了多久应该就能出成果。枪炮虽然短时间出不来,小□□,土地雷应该没有多少技术含量。

  只要出了成果,任何一个当权者都绝不会忽视火器的力量。火器研发的道路就能继续进行下去,华夏的火器绝对要比欧洲蛮夷出现的更早,更先进。

  香皂,火锅,化妆品,银行,造纸术,印刷术,织布机,水泥,良种,羊毛,生态农庄……阮青山在书房里把穿越小说里面那些穿越者用来赚钱赚名声的力气都琢磨了一遍,最后决定了从水泥和最符合国情的循环生态农庄入手。

  生态农庄倒是好办,汴梁那地方不缺水,池塘或许都不用自己挖,买下地来,按照上辈子已经验证成熟的方式运行便是,水泥却有点儿麻烦,他一个行军打仗的武将,冒冒然拿出来很不合理。

  想到汴梁即将变成大宋国都,这么多皇亲贵胄都要搬过去,大兴土木是注定了的。修几个窑,烧点砖瓦瓷器,到时候他只要多去转一转,装作很有兴趣的带着一批匠人胡闹一下,水泥也就有个合理的出处。

  就算因为防洪修路建房筑桥的巨大作用,水泥苏出来需要献给朝廷不能拿来赚钱,但这时候在汴梁修个砖瓦瓷窑也绝对是大赚特赚的买卖,更何况水泥就算无偿捐献出去,第一波红利也够他吃的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