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大势所趋,该下岗还是要下岗,年轻听话、容易培训转岗的工人,新老板还愿意吸收一部分再就业,像徐树民这样年龄偏大、还组织工人封堵厂子、带头闹事的,第一批开了。

  国营企业呆了大半辈子了,别无所长,现在下岗什么也没有了。徐树民打击不小,当天跟几个老工人摔酒瓶骂娘,一直喝到大半夜,才摇摇晃晃回到家,倒头就睡了。

  凌晨五点多被紧急送进了医院,胃出血,差点没命。

  医生说,喝酒喝的。

  实际上在97年底,麻纺厂就已经全面停产了,工人每个月发一百五十块基本生活费,有时还拖欠,吕恒兰每次跟徐年打电话,大概都要嘱咐几句“挣钱别乱花都寄回家。”

  事实上,徐年每个月寄钱回去,最开始寄两百,后来麻纺厂停产后,增加到三百、五百,让家里的生活不至拮据困顿,还背地里承包了徐伟、徐帅学习用品、补课费之类的花销。

  正常情况下,她一个年轻姑娘,对外说的又是代课老师,想想也不可能挣到这么多钱。然而吕恒兰却像压根不懂似的,并不多问,也不担心女儿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在外头怎么挣来的这些钱。

  当然,徐年绝不会一次给父母太多的钱。就算要帮两个弟弟,她干嘛不直接花在两个弟弟身上。

  “徐年,你能不能回来?”吕恒兰在电话里说,“你要是不能回来,就赶紧寄点钱回来,实在不行你跟人借点儿,你想想法子先寄三千来,少了怕不够,你爸这回,光送来抢救这一天,就花了好几百了。”

  “我马上回去。”徐年丢下这句,就挂了电话。

  岳海洋坐在她身边默默听着,问:“你爸住院了?”

  “对,我们得回去一趟。”

  她说的是“我们”。

  岳海洋放下削好的苹果道:“那我这就叫人买机票。你别担心,既然到医院了,胃出血只要治疗及时,应该不会有危险的。”

  徐年看着他打电话,叫周二伟订两张最快到蓝城的机票。工程公司经营起来以后,岳海洋把磁砖厂交给李军负责,把周二伟带过来了,周二伟心细,又是建筑工人出身的,协助他处理日常事务得心应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