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3 / 3)
后来,许游在接受一个杂志采访的时候,刚好被问到这个话题,她笑了一下,这样回答道:“无法和作品达到共鸣的朋友,他们会觉得这些画不够好,有的甚至觉得是垃圾、废纸。这都不要紧。这只是因为我们身处的‘世界’不同,虽然是同一个物种,说着同样的语言。这时候,一些不能理解的人会选择掉头离开,还有一些人会选择指出来,有的甚至会按照他的理解去品头论足,希望你能改成他喜欢的模样。然而艺术没有统一衡量标准,并不是你认为好才是好,你认为差就一定差,就算你饱读艺术史,也可能只是在照本宣科和卖弄。”
听到这里,媒体记者又问许游,是不是接受不了那些批评。
许游说:“我将自己的认知、价值观、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注入到我的画里,在创作他们的时候,我全情投入,把我当时能呈现出来最好的一切都拿出来了。反过来,如果我谁的意见都听,创作的时候掐头去尾、瞻前顾后,那么这些画的性格棱角也会被抹去,它们也就不会存在了,就算勉强画出来,也只能是四不像。我的作品的确存在很多不足,那些赞美和批评或许能帮我看清前路,但是一味迎合、讨好的东西,修改出来的只能是鸡肋。”
这事过后,圈内很多人对许游表示支持,一个个也跟着感叹时代的变迁。
自然,也有不少人持不同意见,觉得很多艺术创作者都不够包容,负面意见也是意见啊,凭什么不被接受。
只不过这些声音,许游如今已经不再在乎,就算传到耳朵里,也是一笑置之。
***
等画展结束,一转眼,许游就开始积极规划去南非采风的事。
这一次纪淳答应了陪她一切去,两人都办好了签证,许游把所有琐碎的事情都做好了攻略。
而且在那边,褚昭还帮忙安排了当地的中国导游。
结果临门一脚的时候,纪淳的公司突然有急事,程樾那边也需要他出面,纪淳一时没走开。
许游本想体谅他的难处,却仍是有一种热情被冷水当透了的失望。 ↑返回顶部↑
听到这里,媒体记者又问许游,是不是接受不了那些批评。
许游说:“我将自己的认知、价值观、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注入到我的画里,在创作他们的时候,我全情投入,把我当时能呈现出来最好的一切都拿出来了。反过来,如果我谁的意见都听,创作的时候掐头去尾、瞻前顾后,那么这些画的性格棱角也会被抹去,它们也就不会存在了,就算勉强画出来,也只能是四不像。我的作品的确存在很多不足,那些赞美和批评或许能帮我看清前路,但是一味迎合、讨好的东西,修改出来的只能是鸡肋。”
这事过后,圈内很多人对许游表示支持,一个个也跟着感叹时代的变迁。
自然,也有不少人持不同意见,觉得很多艺术创作者都不够包容,负面意见也是意见啊,凭什么不被接受。
只不过这些声音,许游如今已经不再在乎,就算传到耳朵里,也是一笑置之。
***
等画展结束,一转眼,许游就开始积极规划去南非采风的事。
这一次纪淳答应了陪她一切去,两人都办好了签证,许游把所有琐碎的事情都做好了攻略。
而且在那边,褚昭还帮忙安排了当地的中国导游。
结果临门一脚的时候,纪淳的公司突然有急事,程樾那边也需要他出面,纪淳一时没走开。
许游本想体谅他的难处,却仍是有一种热情被冷水当透了的失望。 ↑返回顶部↑